5月31日電/“叔叔我不喜歡你們帶來的東西,我想要一個可以打王者榮耀的手機。”近日,國家電網某微信公眾號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一張寫有上述內容的“小紙條”引發了廣泛關注。 5.39.217.77:88987 N3 ]$ y, X [7 Z0 E
1 E, q7 h% X0 M8 t z “小紙條” 是一名貧困地區的學生寫給前去幫扶的志願者的。2017年夏,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金湖縣供電公司團委組織了一次慰問留守兒童的活動。當志願者們把準備的書本和文具交到孩子們手中時,卻意外收到了一張用稚嫩筆跡寫下的紙條。紙條上的內容讓大家感慨不已。 # \* n/ C, A/ R5 ~ F# A# m" q
& N$ y3 {0 Y8 Q9 c, }) Y
這張“小紙條”是否確有其事?所寫的內容真的出自孩子們之手?記者輾轉聯繫到金湖縣供電公司有關工作人員,確認上述事實的確存在。志願者們事後當然沒有給孩子們送去手機,他們進而開始反思要如何更好地為留守兒童提供精神關懷,而不是簡單地饋贈物品,讓他們多一些健康的活動,而不是沉浸在網絡遊戲的世界中? l' D* s, l! q- l& P4 o1 V4 v
9 f$ V- Q) D ^/ C3 ^
微信文章發出後,“小紙條”上的內容也引起了一些科研工作者的關注,中科院院士焦念志就是其中之一。兩院院士大會期間,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對於網絡遊戲玩家日益低齡化的趨勢深感擔憂。“父母管教和良好教育的缺失,讓留守兒童缺乏為他們提供識別、判斷、控制網絡不利影響的外部支持。這時候,網絡遊戲對他們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更大。”他說。
8 _% E9 a# U. S6 J9 g0 R; t4 j, Atvb now,tvbnow,bttvb
7 F, J: o2 Q; ^* g5 otvb now,tvbnow,bttvb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青少年網絡遊戲用戶規模達1.91億,同時青少年首次接觸網絡遊戲的低齡化趨勢日益明顯。遊戲產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兒童沉溺於網游就是一個典型現象。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多次下發整治網絡遊戲市場的文件,但收效甚微。前不久,全國婦聯、中央文明辦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慶祝2018年“六一”國際兒童節的聯合通知》,再次強調將加大對遊戲等網絡精神產品對少年兒童影響的監管整治力度。
0 R4 e, Z4 ^4 _, C7 p2 B4 B9 E0 c4 O1 v公仔箱論壇5 q7 K( c" M/ X& ]0 j
“成年人玩,孩子就照樣學。”中科院院士王家騏認為,讓孩子們控制上網、遊戲時間,必須讓他們身邊的成年人做好表率。
; Y# m2 T5 ]! t' e2 D8 Y+ `+ a$ u* Z; h* _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S5 G+ s- R/ @ k# ^* N
而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光溪、李伯虎看來,同時需要加強對兒童的引導,一方面淨化外部環境,一方面有技巧地進行引導,而不要陷入 “越堵越沉迷”的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