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腸胃道基質瘤惡性重大

胃腸道基質瘤是一種發生在消化道的惡性肉瘤,亦可能會轉移到肝臟等腹部的其他器官,屬於癌症的一種,只是經常被誤解為胃癌或腸癌。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胃腸道基質瘤的發生率約300例,如不及早處理,後果則相當棘手。
1 T; o/ _0 V9 o; l- _% |+ x+ P0 K+ y2 t% i1 t
胃腸道基質瘤是胃腸道惡性肉瘤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發生在50到70歲年齡層,目前雖然可以透過手術或標靶藥物治療,但因為治療後仍有可能復發轉移,很多患者在手術後沒有定期回診追蹤,甚至擅自停藥,導致腫瘤再度復發。公仔箱論壇, @% Y% n, Z# w  S& E% \

" y% V" k# T' N8 ?, o( v% _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呂長賢表示,很多民眾誤以為胃腸道基質瘤就是胃癌,其實胃癌發生在上皮細胞,胃腸道基質瘤則是發生在第二層的平滑肌,也因此不容易被發現。因為胃腸道基質瘤不會出現糞便潛血反應,或有特殊的癌症指標可以檢測,甚至如果腫瘤不夠大,一般內視鏡檢查也不容易被發現。; _0 V' E! V. h' b
" H2 n5 v; U5 ~9 i( `1 C+ Q, V  R
根據統計,有50%的胃腸道基質瘤發生在胃部,25%發生在小腸,另外25%則發生在胃腸道的其他位置。過去因為致病因子不明,一旦復發或轉移,患者往往在二、三年內就結束寶貴性命,但現在手術切除之外,加上標靶藥物的治療,約八成有出現轉移或復發的胃腸道基質瘤患者接受標靶治療後可獲得有效的腫瘤控制。tvb now,tvbnow,bttvb7 J' ^' E% \% Z3 ^. X0 U: w

; ?" A7 J3 \& y( G- w9 D聖馬爾定醫院血液腫瘤科暨癌症防治中心主任蕭士銓表示,沒有所謂良性的胃腸道基質瘤。也就是說,所有的胃腸道基質瘤都有轉變成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即使之前曾經接受手術且完全切除腫瘤,患者仍需要每三到六個月回診接受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影像檢查,以追蹤腫瘤是否復發或轉移。在服用藥物時有任何的副作用,也應該與醫師討論,醫師會幫助患者尋找出合適的方式來緩解不適。千萬不可以因為產生副作用而自行減少服藥量或停藥,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1 c7 _2 Q; b  V! a
; J1 T0 j1 {' g) T2 [* P" Gtvb now,tvbnow,bttvb如果經常出現腸胃不適,如腹痛、噁心或嘔吐、易飽足感、體重減輕、甚至於腸胃道出血或阻塞等症狀,儘快至醫院接受詳盡的檢查,如不幸罹患胃腸道基質瘤,只要謹慎追蹤及適當治療,仍然可以重新拾回健康人生。        
1 }) x  [+ T* k, Y' d公仔箱論壇
. p2 [4 b6 |8 B/ R公仔箱論壇台灣新生報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