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安倍向“一帶一路”示好 意味著什麼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日表示,“一帶一路”是“把東洋、西洋以及在其中的多樣性地區聯繫起來的潛在構想”,如果條件成熟,日方將進行合作。他同時提出,通過透明及公平的採購進行建設,讓貸款國家可以償還債務,不讓財政健康受損,這些很重要。
; g7 U; l) r$ w9 ^% \% H8 m) stvb now,tvbnow,bttvb
0 u) E, U2 u8 c% M& wtvb now,tvbnow,bttvb  這是安倍本人第一次對日本可能參加“一帶一路”合作表達積極態度,這被廣泛認為是東京發出願意改善日中關係的又一信號。
4 m  R/ Z1 F+ x+ S' g* e& Y0 E5.39.217.77:8898
5 r# G( ^% O( x) L  在對待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方面,日本曾是態度最消極的國家之一,而這些項目和倡議往往被看成對中國崛起有著標誌性意義。安倍的最新表態展示了東京的某種真實變化,這種變化無論如何都是值得歡迎的。 公仔箱論壇; U2 G2 d" E) o1 b' ]
8 K% z$ ]  x9 a, Z6 v1 L
  至於這些新動向代表了安倍政府的對華思維在發生變化,還是它們僅僅是東京對華政策的策略性調整,現在做判斷還為時尚早。有一種可能性是,很多變化一開始都是策略性的,但它們如果開展得順利,就會觸動思維方式,形成新的做事方向。
( q% H( Z) }6 j+ R' u) j2 ntvb now,tvbnow,bttvb
7 [" V" a# w*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安倍的右傾思維和認識根深蒂固,他差不多是推動中日關係倒退發揮實際作用最大的那個人。然而現實在他面前形成一堵牆,告訴他選擇與中國搞外交對抗是一條充滿艱辛和勝算極小的路。眼看著特朗普大規模修正對華態度,中美在管控分歧和擴大合作方面都有積極表現,菲律賓、越南也在積極改善同中國關係,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逐漸了解了東京的對華政策是孤獨的。 5.39.217.77:8898; v6 }* \8 X" ~8 D5 _" b
5.39.217.77:8898/ v) w" K: s: W
  近現代日本的自我認識不斷受到洗禮,日本在亞洲率先實現現代化鼓舞了這個國家的自信,美國和俄羅斯(蘇聯)則對日本的驕傲加設了邊界。中國崛起把日本帶回到亞洲歷史上的傳統位置,這對日本的自我認識來說尤其是痛苦的。日本的一些心理抵抗幾乎是情不自禁的。 5.39.217.77:88983 g; @0 X& ]8 `0 ~! L2 r7 r

* p' P( B" A; C  日本對華態度的一些偏執表現從心理學角度看可以理解,但它們對日本自己是有害的。對這種有害性的認識注定會在日本社會中逐漸發酵,政治家往往會選擇站在引導或者盡量拖延這種認識的不同位置上。
* L; y! t! O/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1 E1 x" m+ P+ u1 o( G. E  安倍調整對華態度據信受到特朗普轉向等外力的影響,然而很難期待圍繞中日關係的國際大環境保持長期穩定。因此中日改善關係能否形成一個強勁的勢頭,逐漸產生對亞太地緣政治氛圍的塑造力,抑或是這種改善將保持短線性質,服務於日方的一時需要,還將面臨考驗。 tvb now,tvbnow,bttvb! l( e" p! B: G$ w' A4 X

! ]' o. d6 n1 a  J  p0 Ttvb now,tvbnow,bttvb  中日外交對抗的原因既可以被看成是嚴肅的,也可以被看成是可笑的。中日對立總體上肯定對雙方都是損失,漁利的只能是第三方。中日關係正常化首先取決於雙方互視的目光和心態正常化,而做到這一點看來殊為不易。總的來說,日方仍處在美國實際軍事占領下,對70多年前的戰敗仍有一些耿耿於懷,其社會和國家層面的心理尚有扭曲之處,中日互視會受這些因素的牽制。
3 b% V& P! k6 j& r6 ]$ Y; M
" z8 v* s( s$ T, v. ~  中日往前走,怎麼也比往後走要強。無論日方表示願意加入“一帶一路”是否出於“真心”,這種變化都值得中方予以鼓勵。不需糾結東京能朝正確的方向走多遠,盡量促它實現這一次轉向,讓這次開始變得強有力些,這是我們能夠看得見的中國國家利益的一部分。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