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通常被認為是中老年人才會有的視力問題,但現在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的人越來越多,長時間看近物、眼睛又得不到適當的休息,使得老花眼患者的年齡層逐漸下降,不但許多新聞常報導30多歲的青壯年罹患老花,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更曾經接觸15歲就罹患老花的病例!除了控制看近物、使用3C產品的時間之外,陳瑩山醫師也建議補充蝦紅素和花青素,並配戴減壓、防藍的鏡片,以防止眼睛未老先衰!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2 u* G1 S, u( W: M3 t
- V+ h3 t+ r# U$ L4 J& V* S/ E
老花眼的成因
- ?$ ^+ V/ S) v1 W+ V"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s& n F: \# v陳瑩山醫師解釋,光線從進入眼睛到抵達視網膜,中間經過的角膜、水晶體等構造都是曲面,具有凸透鏡的聚光作用,讓光線可以在短短的距離中就聚焦成像。因此,在看遠處的時候,光線只需透過眼睛的構造就能聚焦成像,不須費力。
9 o( t7 x( Y: R0 ~公仔箱論壇7 q8 d" U ]! w
不過,當物體離人較近時,光線聚焦的位置在視網膜後方,就無法看得清楚。這時,睫狀肌會收縮,使水晶體變厚、聚光力加強,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因此,當人長期看近物、用眼過度,睫狀肌就需要持續收縮。長期收縮而過度疲勞的睫狀肌會先變得僵硬,引起假性近視;而睫狀肌長期僵硬,就會引起麻痺,最終形成老花眼。
& Q) p' f* u+ L公仔箱論壇
5 \2 a$ b( j2 [2 E K" O$ _4 T8 f公仔箱論壇在15歲老花病患的例子中,陳瑩山醫師解釋,患者使用電腦、平板、手機等3C產品的時間總共長達十年,不但距離越看越近、導致睫狀肌需要持續收縮,長年的過度使用,也對眼睛造成慢性的傷害。可怕的是,一般人是在40歲後因為肌肉慢慢變得無力而罹患老花,但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30多歲的病人,甚至10幾歲就老花的病人也有7、8位。
; r6 |1 O) g# @) z公仔箱論壇5.39.217.77:8898; ~! O" m3 w- `0 k y
治療方法:內服外用雙管齊下 公仔箱論壇, J, P8 |% @% ]
公仔箱論壇% C- X6 O* V0 \0 U# ~
為了防止老花惡化,陳瑩山醫師建議以內服、外用的方式來保護眼睛。內服方面,陳瑩山醫師推薦老花患者服用蝦紅素及花青素。蝦紅素是抗氧化力極強的物質,但由於本身不夠安定,通常只能穩定存在於蝦肉、蝦殼、鮭魚肉等蛋白質充足的地方,而眼睛中蛋白質較多的地方,就是睫狀肌和水晶體。許多研究指出,蝦紅素對於睫狀肌的調節力及疲勞度、以及水晶體的紫外線預防都有幫助。 公仔箱論壇3 }0 ]7 U i, Y( `9 l8 E
5.39.217.77:8898, O' l; ~8 h* z" W, k2 X
另外,花青素則以不同的方式幫助睫狀肌。眼球中的虹膜、睫狀肌與脈絡膜共同形成「葡萄膜」,有大量的微細血管通過,而花青素是能夠加速血流、有益血管健康的物質,肌肉所需的養分又來自血液供應,因此花青素也能夠藉由改善血液健康,幫助減少睫狀肌疲勞。 6 v( @5 r8 b1 ?. k/ T9 f$ k
7 T( Q# M5 U$ v8 I. P+ b! l5.39.217.77:8898除了補充營養素外,也可以藉由配戴鏡片的方式,減少眼睛壓力。陳瑩山醫師解釋,人在看近物時通常視線向下、距離更近,睫狀肌更需收縮,眼睛的壓力也更大,因此利用不同於老花眼鏡的減壓鏡片,將下方度數減少75度,能夠幫助緩解壓力。同時,防藍鏡片則能強化眼睛的對比敏感度,讓眼睛不需費力看東西,減少疲勞程度。
* x+ ~: d3 L& O6 g+ i公仔箱論壇
. d- P; ~5 G, A: r公仔箱論壇在15歲的老花病例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視力恢復的程度約有一半,老花度數也較先前減輕。因此陳瑩山醫師也認為,相較中老年人每年增加10度老花的不可逆現象,年輕病患的老花問題,未來可藉由適當的治療而有改善可能。公仔箱論壇 v3 {/ R+ \! M) `: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y- n i( x% H) `. i
. P' b! i7 n2 f) q% i+ {! h' T
公仔箱論壇- Z7 W/ a& K+ N3 y" Q% ^. ^( q- e
! a8 T# j& `# l' @9 |* {
* g" s4 ]. x% q1 \- v, w$ z5.39.217.77:8898$ O7 w* A+ v6 Y" ^" \
tvb now,tvbnow,bttvb5 |% f$ P+ X5 c" r
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