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譜」的特首參選人本來是四位,如無意外今日將會增加至五位。社民連、人民力量、朱凱廸團隊及香港眾志昨日聯合公布,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決參與「二○一七特首民投」,目標是取得三萬七千個「公民提名」,藉此游說民主派選委提名梁國雄入閘,參加行政長官選舉,相關計劃今日早上召開記者會交代。
0 _/ s5 a$ [# u4 S4 p+ _/ g* S: d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B' ]8 Q. G4 Q, H% }; k& N# b
外號長毛的梁國雄之所以參選,聲稱原因是「『人大八三一』之下重啟政改、《二十三條》勢捲土重來、『人大釋法』取消議員資格、『官商鄉黑』勾結無日休止、全民退保等民生政策遙遙無期」,令民主派沒有逃避嚴峻現實的理由,只有負起重申民主原則、民生綱領的責任。
Z& F9 ?5 B! c5 @' D+ m5.39.217.77:8898) e# g7 v$ f9 a1 z( E* H# Y
特首參選人若然真的增加至五位,局勢有何影響?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梁國雄本人最終不可能當選特首,他帶來的影響只是分薄其他參選人的提名票。林鄭月娥和葉劉淑儀相信受到的牽連甚小,比較麻煩的是曾俊華和胡國興,這兩位仁兄本來有望得到民主派選委給予提名票,如今橫裏殺出一個攪局的程咬金,長毛或多或少削弱他倆的入閘機會。tvb now,tvbnow,bttvb- T' M: Y* B0 Z% r
5 `( h( U& C' |# O: b公仔箱論壇更加感到麻煩的是民主派三百位以上的選委,給梁國雄提名票的話,似乎浪費彈藥,不給他提名票的話,又好像無情無義,並難以說服部分支持者,處境尷尬。不管社民連等四個政團如何為推舉梁國雄參選說出冠冕堂皇的理由,長毛插一腿的客觀效果僅止於「鎅票」而已,最壞的後果是「攬炒」,梁國雄、曾俊華和胡國興全部跨不過提名所需的一百五十票門檻。5.39.217.77:88981 ^* U& |; h7 x$ ~6 P" O7 l2 N: ]
* _( Q3 `$ Q5 ~ S: O暫且撇開長毛加入混戰的影響不談,曾俊華前日發表的參選政綱之中,提到目標為六成市民提供公營房屋,現任特首梁振英昨日隨即表示質疑。他指出,即使不再向私人市場賣地,亦未必能夠落實有關政策;如果不再向私人市場賣地,樓價和租金只會愈來愈高,令本來有能力購買或租住私人房屋的人士都要排隊輪候公營房屋。梁振英認為,曾俊華提出的是重大的政策改變,要求他向市民交代清楚。
' q, @2 R( i; o) n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k1 G9 a ^' d
梁振英的講法不無道理,正如本報作者高天佑所言,曾俊華的建屋大計比起前特首董建華的「八萬五」更加激進,因為要額外安置一百零五萬人於公營房屋;假設於五年任內達標,每年平均要興建八萬四千個單位,就算拉長至十年達標,每年也要產生四萬二千個單位,是現時每年興建量的一倍以上。5.39.217.77:8898; D N/ x) O. `2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J' [) C0 a7 Y+ j2 t
曾俊華所說的六成市民入住公營房屋,毫無疑問是出於選舉策略的考慮,務求討得普羅大眾的歡心,藉着傲視同儕的民望墊高其當選的機會。如出一轍的是,提出探討引入「負入息稅」制度,在職貧窮者不但毋須繳稅,還可以得到政府補貼,此舉肯定大受草根階層歡迎。然而問題卻在於,討好民眾仍須建基於現實,否則難免予人亂開空頭支票之感。面對梁振英並非無的放矢的質疑,曾俊華惟有解釋,六成市民入住公營房屋只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一段時間才可以做到。
. Q$ t0 c' t% K5.39.217.77:8898& ]( l9 Y1 A: Z# B2 g
我們認為,曾俊華胸懷大志有這樣的長遠策略不是壞事,但他最好能夠講清楚,具體而言怎樣執行,尤其重要的是,大手筆興建公營房屋之餘,如何同一時間提供足夠的私人住宅,兩者不可偏廢。建屋相對不難,最難的是覓地,曾俊華是否有魄力開山劈石,處理好錯綜複雜的新界土地問題,例如業權不清的大量棕地,乃建屋目標能否達到的關鍵。tvb now,tvbnow,bttvb( g( T* r- ~* k; X
2 ~/ t$ }1 I) T# Ptvb now,tvbnow,bttvb突然之間多了一位梁國雄參選,在民主派選委之間造成分薄票源的危機,笑言至今只得五張提名票公開支持的曾俊華有必要再加把勁,既然「唔識知難而退」,就應把自己的政綱講得透徹一點,予公眾切實可行而非空談的信心;同樣必須努力的當然包括胡國興。
8 ^$ f. w/ s* Y9 f! W
. z! y! w( o) u9 l$ h4 W世間多少事,說來容易實行難,討好民眾無非向未來的方向指出希望所在,但不要忘記,當希望變成失望的時候,討好往往變成討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