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醫生費了點功夫才拔掉我的壞牙。離開診症室前,我高興地拱手多謝黎醫生。旁邊的護士奇怪地看着我,好像說:拔牙罷了,為何反應如此「激」?她不知道的是:黎醫生不只除去我一顆輕小的牙齒,還卸下我心頭沉重的懊惱和自責。5.39.217.77:8898" [4 L- v8 ?" k, u( F
% q: {1 {: p2 B6 q5.39.217.77:8898事情始於兩星期前,右上排第二小臼齒隱隱痹痛了幾天。這牙齒10多年前曾嚴重崩裂,修補後需要套上瓷牙套。我的牙齒自小就不算健康,我成長後又不注重保養,所以一口牙沒多少隻是完整無損的,經常要光顧牙醫。年輕的陳醫生是我這幾年的牙醫,他不知我是醫生,但態度客氣,容易對話。我於是約他檢查,排期是在兩天後。是日,我的X光片顯示了牙齦發炎。陳醫生本來處方了5天的抗生素安必西林給我,因我說這藥對我以前的牙齦炎無效,他便爽快地換了甲硝唑。
2 i% E6 L7 V6 T8 Vtvb now,tvbnow,bttvb1 Y# D4 Z N4 v3 ]' s. H I
牙齦炎導致鼻竇炎
. k7 s$ a( a. j( a, N$ t+ c7 W8 H' k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c9 X; V# [" A) w+ Q7 H
吃了兩天藥,沒絲毫寸進,還嗅得輕微異味從右邊鼻孔排出。這可不簡單了,牙齦炎不單失控,似乎還侵入右邊的上頜鼻竇(眼球和上排牙之間的鼻竇),併發成急性鼻竇炎。翌早,找了耳鼻喉科友人歐醫生作鼻內視鏡檢查,證實了急性鼻竇炎。歐醫生認為我需要轉服14天更強的抗生素,還囑咐要再找牙醫,看看是否需要拔掉那壞牙。
: I9 p' F4 p/ G9 w: P6 _
' f& `5 I2 l+ ?: p, L1 z+ w% q5 [# P& g我回到陳牙醫處,告訴了我的併發鼻竇炎和歐醫生的憂慮。陳醫生的回答是:歐醫生處方的抗生素也適合牙齦炎,而多數的牙齦炎會痊癒而沒有後遺症。但如果我決定拔那壞牙,他可以為我做。& h8 J! L. s* C: y" y# @
0 U& r7 V! \# I* m( |5.39.217.77:8898「我可稍後才決定?」我問。「可以。」他答。5.39.217.77:88985 d( \! h) n& W
6 e( U' L5 G: A5 f那一刻我因毋須即時把牙拔去而心情放鬆了。拔,我的牙一去不回。不拔,我的牙齒仍在。「會痊癒」是很安心的一句。如買了彩券,滿是希望。
& l+ Y0 k; G) F7 x# G4 Y公仔箱論壇
5 `3 z9 z% l0 R5.39.217.77:8898一星期後,我到歐醫生處覆診,所有徵狀消失了。但當他聽說我不把壞牙拔去,他由寬容轉嚴肅,建議我尋求第2位牙醫的意見。這使我心情忐忑,究竟應拔去壞牙還是不拔?壞牙是鼻竇炎的根源,是細菌的巢穴。剗草不除根,鼻竇炎將來可能會復發,甚或轉為慢性鼻竇炎。但如果抗生素能完全殺滅細菌,拔牙便枉做。再者,如果第2位牙醫說要拔牙,我應憑什麼準則接納相反意見的其中一方呢?公仔箱論壇# T0 j0 G5 U% Y/ ^$ P6 l+ s
tvb now,tvbnow,bttvb, f8 a7 Y3 U( v; o# M! i
我苦惱。自己即使擁有相關醫學知識,亦猶豫於拔和不拔之間,不能為自己作決定,那挫折感實不小。
/ Q0 t! u3 {7 \& `8 p$ v公仔箱論壇5 I6 C0 R% e' s
想起數年前為我拔牙的黎牙醫。我只看了他一次,仍清晰地記得他給我的第一眼印象。他和我年歲相若,但頭頂的白髮比我還多。「他夠力拔我的牙嗎?」我心中問。事後證明他拔牙乾淨利落。離開時,他給我的印象是有經驗、有自信。我今次可再找他。5.39.217.77:8898. {4 i7 }% `1 ?7 x. Q0 `3 p2 ]1 D
tvb now,tvbnow,bttvb+ }4 ^/ T5 m+ |" @. M9 V
醫患討論治療方案tvb now,tvbnow,bttvb+ a' B g* ^# ~& C5 b6 j: M9 O) c
tvb now,tvbnow,bttvb; Z; ^0 i* P. ?- t5 m
黎牙醫舉起我的X光片,指着薄薄的上頜鼻竇底骨(隔開鼻竇和牙齦的骨),說牙齦很貼鼻竇,容易使細菌侵入鼻竇。而牙齦炎看似未完全消除。
% p5 \( l0 n9 E5 J& T. @( F2 A0 ^) n4 a/ | g% P8 x% @ g5 b
「把牙拔掉罷,否則前門殺菌,後門納菌,徒勞無功。」他直截了當地說。公仔箱論壇5 j& E6 Q9 R)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C* E8 `+ K
兩位牙醫示範了兩種會診方法。黎醫生是「家長式」,「我認為這對你最好,照這樣做吧。」這也是「老輩」的做法,現在備受批評。醫生和病人地位不對等;醫生指示病人去遵從,忽略了病人的意見、感受、期盼或真正需要。被動的病人缺乏參與的推動力,故常不遵從指示,導致醫療失效。/ F& h" x6 |1 f: A" ?& l) T$ y+ u
tvb now,tvbnow,bttvb: r( T, x# Q5 H1 b
陳醫生的做法是時下的標準。醫患平等。醫患一起討論後,病人決定適合自己的治療。醫患像是公司的合夥人。病人的參與使治療更易成功,也會顧及個別病人本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批評「合夥人」做法的卻說:醫生把醫療責任推給病人。況且不是每個病人都能客觀地分折自己最需要的,而病人的決定在醫療角度看也可能不是最適合他的病情。
" W! z9 K: O( ?; [ A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K! R+ D6 O- r% U- ?. H' m8 w
因人而異因時制宜5.39.217.77:8898, f( }& a" |4 F q,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2 g( h* k2 r$ f! h
一群朋友聚餐時,有人很快便點了菜,有人不斷反覆揭餐牌而茫然。我這次便搖擺在拔牙與不拔之間。這猶豫不是缺乏相關的知識,而是懷了僥幸之心。即使牙醫說不拔牙只得20%機會讓鼻竇炎痊癒,我好可能會選擇碰一次運氣── 後果是我有80%機會損壞自己的健康。面對這決定,我的醫生該游說我改變決定還是默然接納呢?tvb now,tvbnow,bttvb# f( f, \+ Y1 u8 T$ D( K* P
公仔箱論壇1 O* n2 Q) c8 Y, G
人生無常,突來的驟變會令人徬徨混沌。我們這時需要旁人分析解困,讓我們平靜地看出前面可行的路。如果我們有幸遇上技高的輔導人,我們會選中適合自己的路,但很多時我們呆呆地不知所措,需要一盞昏暗中的引路明燈,領我們走出迷茫。在看似窮路的困局中,家長式的指引未必不好。公仔箱論壇9 l0 Y' R2 q: [6 U1 y1 j
' R0 E' _) d( g+ n5 ^/ Y7 x" gtvb now,tvbnow,bttvb「病人自決」肯定比「家長權威」好。但前者必須具兩項前設條件。其一是醫生提供全面的資訊,好處和害處也不遺漏。其二是病人當時有能力作出決定。常被忽略的要點是:「病人自決」不可欠缺醫生的意見。醫生的專業知識、經驗和對病人的了解是很重要的資訊。少了醫生的意見便不是全面的資訊。病人應直接詢問醫生,以作周詳考慮。如果醫生不願或不能提出,是時候換醫生了。當病人認為沒有能力作決定時,也可坦誠告知醫生,請醫生決定(有說這也是病人自決 ── 決定不是由自己作決定),而醫生成為病人的信託人。所謂「信託人」是指病人把健康委託醫生,按病人意願和利益執行措施。不論是詢問醫生的意見或委託醫生行事,病人是主事人,擁有最終決定權,也是終極負責人。5.39.217.77:8898, ]) U; Z+ b* s& e
) N- E. h7 p* j0 C" O5 R2 z/ C這次拔牙使我更明白病人想從醫生處得到什麼,因我是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