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告別大腹「便便」!學會這5招輕鬆甩便祕

每天固定排便,肚子輕輕鬆鬆,身體自然沒有負擔!
9 }( e* ^  B1 \' {
9 L  l" \( s7 j(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上了年紀的人容易便祕。根據統計,在老年人中,有四分之一男性、三分之一女性有這個困擾,如果是生病住院的老人,便祕比例更高達四分之三。
5 M5 ^% a; u5 s! N1 f5 L: c9 ]2 C. ^5.39.217.77:8898* R- j+ U* O7 i8 X) M- s2 x& H: I
正常人是一天解便1至2次或兩天解便1次。以統計學的角度,一週解便少於3次就定義為便祕。便祕並不是老化的正常現象,但老人因為食量減少、飲水減少,牙齒或咀嚼功能不良,食物纖維減少,通過大腸的時間延長,如果再加上多重疾病或多重用藥,更可能便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O* T& q* C$ u) |: e3 n6 X. ~5 C

, e+ u, m/ w1 Z' z1 {3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便祕不但會影響生活品質,也是身體不適的常見原因。尤其長期便祕,糞便受細菌作用而產生甲烷及氫氣,臭屁體積可能高達五公升(五千CC),不但會使腸子膨脹、腹內壓升高,還會使下腔靜脈迴流受阻,導致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紊亂,難怪台灣俗諺會說「膨肚短命」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4 x" i$ @8 K

5 V+ I( y+ X4 E) q- h7 c7 {5.39.217.77:8898許多老人習慣吃瀉藥或定期自己灌腸,但以這些方法對抗便祕可能變成一種依賴,且藥物用久了不一定有效。在此提供幾個簡單的方法,有助於輕鬆告別便祕,但如果身體有特殊狀況,必須先與醫師諮商。
  U( S( C2 k( ^9 ^1 Y4 D& a! s公仔箱論壇
2 h- Q3 T& {; i# r, |+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Q5 m) H& p! P% c! Z5.39.217.77:8898一、運動:例如一天走一萬步,運動可以促進腸蠕動。  K) x& S3 J& \/ H$ H$ n

. h6 {6 ?7 y4 n) N0 w" c公仔箱論壇二、趴睡:趴睡讓小腸受壓蠕動,建議每天趴睡十分鐘。
- J/ o* o/ g" G! O5 ?tvb now,tvbnow,bttvb
: }. A0 `8 `  d4 o: w三、每晚至少空腹八小時:所謂「胃大腸反射」是指食物入胃,促進大腸蠕動。如果常吃零食,「胃大腸反射」會變弱。建議每晚至少空腹八小時,早上起床或早餐後有便意時,在固定時間上廁所。
  j0 Y1 y8 Q$ ?0 A0 }公仔箱論壇; o( `1 j3 h( k; {( h
四、多喝水:水分可以避免糞便乾燥結粒、堵塞腸道。目標是每公斤體重,每小時尿量至少一CC。公仔箱論壇! j2 d$ m/ `, i* }; y5 n' u

' Z6 r8 F8 ^; g4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五、多纖維:台灣盛產蔬菜及水果,香蕉、木瓜、地瓜、芒果等,都富含纖維,適合年紀大的人吃。
4 V8 q" [# [7 |/ g$ ?* G5.39.217.77:8898: j/ m7 j) s# Q6 p& ?6 x+ O% u
總之,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如能每天固定排便,肚子輕輕鬆鬆,身體自然沒有負擔!5.39.217.77:8898. Y7 U6 |9 |" ?: u

* W% A- O1 y" F* _公仔箱論壇本文出自寶瓶文化《不老的幸福──活得健康熱情不顯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M5 f; O  m' e4 W7 j. l6 n

1 A* h  z, j  T5.39.217.77:88985.39.217.77:88981 z2 Z. e% C  _7 [& X

  u8 Z0 W: L; m" Rtvb now,tvbnow,bttvb
% Z% o, }1 t1 t( D5 i  Q!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P/ G* H" G% T6 Z' q
* u1 M$ D: p6 P$ }1 Z  `6 _$ \
9 {1 y" a. z& R
華人健康/寶瓶文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