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傳食材與食材相沖的說法,有指牛奶與橙、豆腐與菠菜相沖,因為牛奶、豆腐的鈣質與橙、菠菜的鞣質接觸會發生沉澱反應,進食後不易消化,而且影響鈣質吸收。但其實沉澱反應只產生小量沉澱,一般身體容易適應,除非長期大量地同時進食。另有指牛肉與韭菜、柿與蟹相沖,因為牛肉與韭菜性質溫熱,同食易使熱底人熱氣火動;而柿與蟹性質寒涼,蟹肉難消化,柿又澀腸,合用易造成腸梗阻。其實這類問題只是屬於寒(或熱)攝取過量,引發潛在疾患而已。
+ c( h7 P3 E1 q' P# p2 L: D' ~2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0 @. \/ |2 P' }) i! n' n0 a% y食材與中藥相沖,典型的例子是蘿蔔會減低人參補氣的功效,生冷食物會減低解表藥的功效。食材與中藥相沖並不常見,中醫有時甚至利用相沖配方來增效減毒。相沖的可能性很多時因為中醫戒口規則而避免了,例如氣虛戒食蘿蔔,感冒戒食生冷,所以補氣藥與蘿蔔、感冒藥與生泠食物相沖不應發生。tvb now,tvbnow,bttvb- ?! U& D6 ^4 L8 F# U' j
tvb now,tvbnow,bttvb; H; s& ^# a! V1 L8 h. n o' e
麻黃相沖降壓藥
- E$ J: w8 x3 M, o
" n+ U) v: i3 o' [% E; W. ?8 O" _公仔箱論壇食材與西藥相沖,典型的例子是西柚汁與某些降壓藥相沖,因為西柚汁能阻止某些降血壓藥在肝臟的代謝作用,從而增加藥物在血液的濃度,加強降壓藥的作用,同食有機會增加血壓過低的風險。但亦有人以此配合,減輕降壓藥劑量仍可維特適當的血壓。另一個例子是富含維他命K的食物(例如綠葉蔬菜)與薄血藥相沖,因為維他命K會抵消薄血丸的抗凝血作用,令薄血藥不能有效將血液稀釋,而增加血管栓塞的可能性。
, z4 S& ^' k: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8 k9 H7 k: T% g7 ?$ a4 [: a* [
中藥與中藥、西藥與西藥相沖,原理及禁忌相對明確,中西醫亦各自有規則指引,一般對於長期用藥或服用有毒藥物,須謹慎考慮有無相沖。病人如有疑問可向自己的西醫或中醫查詢,問題較易釐清。; |& v% u8 k" a% g
' u/ g% D- ^$ l$ K3 u. t8 Q2 V公仔箱論壇中藥與西藥相沖,由於中藥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複雜,加入西藥令情況更加複雜。中西醫之間又相隔着一道鴻溝,在互不了解的情況下疑慮中西藥相沖,很多時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恐慌令許多中西醫師一律指示服用中西藥之間隔開兩三小時,或者乾脆不可同期服用,但這樣過於簡單機械,不利病人取得最佳用藥方案。我會以風險度來考慮,對於長期合併用藥或服用有毒藥物,風險較高不宜同期服用,例如麻黃相沖降壓藥、安眠藥、強心藥、MAOIs類抗抑鬱藥;活血袪瘀藥相沖薄血藥。對於風險低的合併用藥,不必過慮。
0 E# C) z; h+ M+ h4 Z公仔箱論壇
1 C/ a* @; m2 L: K8 ]# `# k總結,「食.食相沖」機會很少,程度輕微;「藥.食相沖」機會也很少,而程度有輕有重;「藥.藥相沖」機會稍增,程度也是有輕有重。中西醫對各自範疇內的「藥.藥相沖」尚且有例可循,惟對於跨學科的中西藥相沖,了解明顯較少,風險輕重尚待澄清。期望衞生當局成立專家團隊,擬定出中西藥聯用的安全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