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走進我的診症室後,笑瞇瞇地走過來和我握手並說:「梁醫生,我隻手好番嘞!」9 s$ M" O' R' Y2 T$ Z2 j
8 s( W, q6 |0 }2 [公仔箱論壇回想一年多前,突然收到吳女士兒子(也曾是我的病人)電話,說吳女士近幾天走路側往右邊,說話間中口齒不清,比往常更費力氣, 老人家推說是勞累所致。但晚上卻突然連右手也出現乏力,拿起筷子後也會掉下來。我聽後立即為她安排入院接受腦部磁力共振檢查,結果證實她的左腦已出現了缺血性中風!
! O8 M9 t r# E' A% U5 Y9 j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8 d7 Q8 b9 f I" S% P& n2 Z# _, p
幸好的是較大的血管仍能保持通暢,受損範圍才未至太大,由於推斷血管閉塞的情況已出現了一段頗長的時間,溶血治療會有太大的出血風險,只好採用較安全的亞士匹靈和控制膽固醇的他丁藥,以及藉調校血壓來增強中風範圍旁邊的血液循環。經過數天的治療,情況總算穩定下來。接着便是漫長的復康訓練: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語言治療等。
8 _9 h! C. a/ Y2 r5 W' O! }0 N. c
經過了兩三個月的訓練,右手的力量也能恢復過來,說話雖然比以前慢,但也尚算流利;但這時肩膊卻因長時間活動幅度減少而出現了肩周炎。個性堅強的她也不禁出現情緒低落、失眠的症狀。經過一輪的藥物及物理治療、輔導後,重重難關終於被一一克服,今天終能見回她久違了的笑容!6 z- E3 S( C4 Z9 b% B
5.39.217.77:8898) J$ ]: ~1 C% N
吳女士的個案其實是頗典型的中風經歴, 除了醫療的護理外,心靈的照顧和家人的支持也至為重要。當然最好還是防患未然和及早處理,其實也有不少人在出現嚴重中風之前已早有先兆。我們稱之為「小中風」(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一邊的手或腳出現短暫的乏力、突然口齒不清、面部表情不對稱,甚至流口水、視力模糊或突然變暗,突然暈眩等,這些徵狀即使在數分鐘至數十分鐘後消失,也不應忽視,因為在往後的3個月內,出現中風的風險是高達4至20%,其中更有一半會在TIA出現之後數天內發生!所以如果不幸發現上述的情況,便應盡早求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