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林行止: 人惡人怕有人不怕 欺負香港驚動世界

林行止: 人惡人怕有人不怕 欺負香港驚動世界& S& U5 C1 p5 n2 P
! @3 l3 k4 F+ d
! g) H% q! F$ {2 }! B( l
甲、
1 K+ T0 w. `" u0 N: p; {0 l
1 E5 z6 s/ y/ u+ ~2 k
5.39.217.77:8898( [+ D2 k6 L. `9 r/ L4 X2 k9 J
把人身安全置諸度外的林榮基,「現身
被囚」,令轟動全球(以傳媒的報道作準)的「銅鑼灣書店五子失蹤事件」,一目了然;以香港和地的密切關係,港人對此事的來龍去脈,表面上被蒙在鼓裏,實際上早已心中有數。林榮基的「和盤托出」,雖然為其他仍有「地聯繫」或「身在地」的前老闆及同事所駁斥,大多數港人還是選擇相信林氏的話。昨天本報「香港脈搏」欄提出的「陰謀論」,言之成「理」,但港人只能以姑妄聽之的態度看待。
- O5 p# k- r9 d9 I5 a% @+ D7 `: `公仔箱論壇
+ J; i& M, c/ S! H# ], x. ?5.39.217.77:8898香港與
相連、血脈相通,地遂順理成章地介入香港事務,或鑽「一國兩制」漏洞或根本漠視其存在,對港事指指點點、予取予攜,愈演愈烈,早已成為常態;這種站在法治觀點看來無法無天的事情,部分港人以事不關己、「未燒埋身」,不予理會,但準備為本身權益付出重大「機會成本」而挺身對北京不者,為數似乎更多且以青少年人居多;不過,以地的強勢和強悍,尤其是在國際事務及地區事務到處碰壁的此際,如果連囊中之物的香港亦管不了,政府威權何在、面子何存?換句話,北京仍會用盡一切可用的手段(在現階段解放軍肯定不會出動),用其有異於香港的意識及邏輯,試圖馴服香港、壓服民心。由於掌握了行政長官以至決策官員的任命權,即使香港社會亂成一團,北京的旨意仍能在香港落實,雖然過程可能掀起滿天風雲,令香港社會非常「不和諧」!
( c: u/ I; z9 |  ~5.39.217.77:8898
: W+ d* s# O7 {7 Y9 Z! w5.39.217.77:8898不過,北京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在此資訊迅速傳播而且很難守密的時代,世界各國尤其是亞洲「諸小」以至台灣,從其玩弄香港於股掌間,看穿中國有權不會不用盡的政權本質,正是由於她已全方位崛起,與中國政治意識有異的國家特別是鄰國,因此莫不怕得要命,北京的利誘她們當然「甘之如飴」,但政治上紛紛投靠美帝以策安全。強力把香港反共民意壓下去,北京行有餘力,然而得不償失,因為香港表面上被馴化了,在國際間北京卻被視為蠻不講理的異類,引起重大反彈,文化輸出的「孔子學院」無法發揮應有功能、高鐵輸出到處碰壁、歐美領袖不聽勸告不怕被報復高調接見達賴喇嘛、剛在加拿大大發脾氣的外長王毅與東盟外長開會竟無法發表支持中國南海立場(南海大部分島礁自古以來屬於中國)的聯合聲明;台灣愈走愈遠——不承認「九二共識」,起碼比國民黨政府倒退一大
;而自認中國人的台灣人和香港人比例上直線下降……。上述種種,都是在中國自認為大國強國的背景發生,所以如此,相信北京的香港政策令人們心中發毛之故。試想,如果香港是雍齒,台灣會愈行愈遠嗎?如果北京不以其與眾不同的道理解釋《基本法》、「一國兩制」及詮釋香港法律,亞洲「諸小」會在政治上與之保持安全距離嗎?為什麼台灣及各國有這樣負面的反應,難道北京當局不必自省和檢討?tvb now,tvbnow,bttvb  q" A6 }  ^8 s  `7 o: G' S! ^9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K& D0 b2 Z9 x# \/ l  G
銅鑼灣書店五子失蹤事件的「林榮基折子戲」上演後,雖然北京發動龐大且部署周全的反宣傳,但一再受愚的海外人士尤其是有切身體驗的香港人相信誰,答案早已寫在聲援林榮基示威遊行的橫額上。林榮基的人格不會因為「如實道來」而光輝、高尚,卻亦不會因為北京的全方位「抹黑」而令港人不相信他的血
控訴!此事的一項後遺症為必然有更多的港人打起反建制的旗號從政,迄今為止,進入各級議會,仍是和平捍衞港人權益別無選擇卻不一定有效因此是聊勝於無的途徑。5.39.217.77:88982 C; ^9 ?& a, @# t$ \- r6 N2 m0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3 k& Z0 ]4 x, a3 y8 p( w9 b
不過,在北京「依法辦事」扮演何伯遜為港人「揀馬」的情形下,如果港人為求自保踴躍從政,在當前的民意氣氛下,導致泛民議員人數壓倒所謂建制派議員人數,不足為奇,如此一來,政府提出的議案更難獲議會通過。表面上,這令政府無法行惡法,是民主的勝利,但實際上恐怕更不利香港的政治發展。按照常理,議會為泛民控制,北京肯定會委出一位手段和心腸如梁振英甚至勝梁振英的人治港,因為若不如此,北京豈非無法貫徹其「治權」的法定權力。如果事情的發展果如所料,香港的政經社麻煩未完未了!
. @, Q( ]$ O* V' X8 g3 _8 stvb now,tvbnow,bttvb6 s: S* j; D/ Q9 h, C
香港前景實在太不樂觀。5.39.217.77:88988 [# M! U6 K" V5 R" a( \

- N/ h0 `6 c  t6 h9 ?0 j5.39.217.77:8898乙、
, e8 `. Y' i- z5 g4 `: Z( J
! N" U8 Q+ F) o, Z! Y
筆者雖然不以為「一帶一路」對唯利是圖的港商有什麼吸引力,但此設想對中國非常有利(既可解決
地過去多年為追求GDP增長而過度投資形成的能過剩,復可藉此擴大對此被西方國家忽視忽略的六十四國的政治影響力),因此,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當局應運用公帑——何況香港有的是盈餘——好好配合國策(若當局無法游立法會配合,是失職!)。令宗主國有「着數」,是香港保持不變、維持原貌的不二法門——這是筆者數十年來的陳調,惟相信依然有效。
; D* A. V- \" P$ i$ O( `
, L0 F, M6 ~$ g! a# o8 L4 ^% e公仔箱論壇特區政府
出十億港元的「一帶一路」獎學金,體察上意,構思甚佳,可惜數額不足,成不了氣候;更甚的是,當局在推動此一大計的手法可毫無技巧,難怪教育界反應平淡而議員——包括若干建制派反對者眾。! m4 @0 h- V2 O, Y# R+ I* a
- A& O7 M& ?& h1 y6 D
事實上,連引入普通不過而且已有專文論述的美食車,當局亦要組織議員赴外考察;配合國策的「一帶一路」獎學金,當局竟然沒有相應活動,愚不可及。
7 P- p! o; }7 x+ t" f0 s& Y% z* w5 U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3 K" J" h# G+ r5 X
筆者認為,教育局應組織教育界人士,分批前往「一帶一路」所經六十四國(連主場國中國共六十五國)考察,然後提出專業報告,令業界以至老百姓了解這些國家的教育
況,學生們可據此作出對本身進而國家最有利的決定——
- I) p6 K. o* b# s申請獎學金到這些國家深造對就業前景是否有用,各人可因應本身條件作決定。% |& L3 j2 a  Q1 e
公仔箱論壇8 h* _" t, \, L1 {
更重要的是,當局可同時組織議員去考察,對象當然不是教育而是經濟條件及風土人情,看看有什麼商機之外,尚應
察有什麼香港人可以効勞的地方。據電視節目《新聞刺針》透露,迄至今年四月——屢提「一帶一路」的《施政報告》之後數天而遠在「一帶一路」獎學金提出之前近月——本地以「一帶一路」之名註冊的公司已達一百二十餘家(相信現在已不止此數),這種現象,反映了港商嗅覺敏靈活變通的優良特性;由於對此六十四國的國情所知無多,這百餘公司仍在紙上談兵階段……。特區政府此時若以公帑請議員組團考察,回港後草成報告,商界固拍爛手掌、北京領導人亦會讚特區政府「識做」。如此利港益國之事,特區政府何 樂不為。4 S' d7 C2 o+ M. t

+ Q9 e, |7 R- @, l4 G1 x當局花點公帑,既對香港有利亦有助推動國策,不僅北京會大加讚賞,亦肯定可排除不少諸如立法會阻撓有關項目的撥款提請,教育界亦會發出認可這些國家教育潛質的聲明……。當然,這不是
當局的「雞髀」有神效,而是那些獲邀前赴考察的賢達們,親身走一趟、親眼看一遍後,便能領悟國家領導人開拓這些國家「商機」的遠見,從而得出惠港耀國有益有建設性皆大歡喜的結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