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焯照: 市民心中的大山tvb now,tvbnow,bttvb1 f' v$ l( [6 _' g0 I5 [
7 D9 T0 q3 \( K: ]上月25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出席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舉行的飯局,席間林鄭指明要解決領展、港鐵和強積金對沖「三座大山」,以減低市民的怨氣,林鄭更豪言,不介意政府在必要時跟領展打一場官司。
. i# r6 _4 ]) |; Y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0 K7 ?2 L8 z. S, Y
筆者認同林鄭說法,領展、港鐵和強積金對沖的確令不少市民不滿或甚至憤怒。無奈,領展和港鐵是上市公司,其管理層當然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所謂企業社會責任肯定不是這兩間公司的首要任務,現時領展和港鐵變為特區政府的燙手山芋,只能怪當年董建華和曾蔭權賤賣這兩項資產才會有今天的困局。5.39.217.77:88982 v; j, L" z6 S8 K2 ?
公仔箱論壇& Y) y% R2 g1 Y m' H _
至於強積金對沖,李卓人早在1995年審議強積金條例時,曾提出修訂取消對沖,但殖民地政府卻認為取消對沖要僱主繳款兩次並不恰當,最終不採納李卓人的修訂。現在看來,當年殖民地政府的決定卻大幅削弱現時強積金作為市民退休的功用,這亦可以說是殖民地政府的無能了。
2 I7 S! g7 A0 r) G \( n) v. w: qtvb now,tvbnow,bttvb L( j! Y r7 x
林鄭所說的三座大山是由政府一手所造成,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政府是有責任解決這三個問題,但解決這三個問題後是否可以大幅減低市民對政府的不滿?筆者認為這只是林鄭一廂情願的想法。
7 c' T: n3 W" p' ltvb now,tvbnow,bttvb. X6 ]) S4 V0 O: Y
香 港市民面對的真正大山是樓市問題,因為這問題涉及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大家可以細想有幾多市民要用大部份的人工去供樓?又有幾多市民要捱貴租或住在劏房?最近政府公佈,公屋輪候冊的申請宗數已有接近28.5萬,而一般家庭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也增至3.9年,即是大部份申請家庭未能達到3年上樓的承 諾,這是誰的錯?答案是政府。
0 n# w; i, |3 U+ v5.39.217.77:8898
* @. K1 Y; ?( o Q8 B大家還記得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於2012年10月公佈政府的土地儲備狀況,當時的資料指出,政府手上的閒置土地約有1,350公頃可以作為興建住宅之用,但鄉村式(或稱為丁屋)發展卻佔閒置土地七成(超過900公頃),剩餘的300多公頃則用作一般用地發展,從土 地分配角度來看,原居民佔用大部份政府的閒置土地,而大部份香港市民卻由於土地供應不足,面對樓市供求失衡的問題,這情況為社會製造大量後遺症,政府是需要盡快解決土地分配問題,否則民怨只會繼續上升。
/ ?4 X' E/ T6 `" Z( ^, A9 M. R5.39.217.77:8898
7 t" U% {! N1 V! n取消丁權解決土地失衡
; ]; @) R6 G, b
8 ?+ L. f6 S9 m& ]5 v2 ]* o- x" e為甚麼政府要預留大面積的閒置土地作丁屋發展之用,原因是丁權無限。一位年滿18歲的男性原居民(包括已移民外地的原居民和其後代)是可以申請在新界興建一間700平方呎3層高丁屋,但這所謂丁權卻被原居民 解讀為世世代代的權益,但如果每一代的原居民都可以興建丁屋,新界面積再大10倍也不會足夠應付現在及未來原居民對丁屋的需求。
) D0 C: P) F/ v* U( G,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j" Q/ n2 W ?. L然而,原本 的丁屋政策只是一個中長期措施,這點政府是知道的。在1972年,當時的新界民政署長黎敦義表明丁屋政策只是臨時恩恤措施,不是原居民的傳統權益。無奈,現時的特區政府為了得到鄉議局的支持,不惜犧牲大部份市民利益,仍然選擇繼續容許原居民在新界取地起丁屋。這種政治交易,真是令人痛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5 c$ }3 c$ J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7 E0 `4 I- D" @$ `
如果取消丁屋政策,香港短中期乏地起樓的問題已可即時解決,而大部份市民的怒氣也可以消除。不過,林鄭會否移走這座大山,筆者心中有極大的保留。
" l. a0 O; l( Y% b3 ?4 U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l6 Y! a! Z5 J4 y) n
. {8 E% [& k$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