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生活緊張,胃酸倒流是很普遍但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事實上,如果失治或誤治,胃酸的問題就會惡化,因為食道長期被胃酸腐蝕,會引起炎症,潰瘍、出血,當潰瘍結痂後,食道下端會變得狹窄,令吞咽困難;咽喉又因長期有胃酸逆流湧出而引起疼痛、牙齒磨損痠軟;胃酸經過胸口時,會有燒心、如心絞痛的感覺;食道黏膜長期潰爛的話,細胞性質有可能會變,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
' j- ^, W" T' E& qtvb now,tvbnow,bttvb+ z {; o) p0 b5 r1 y$ f
胃酸倒流,屬於中醫的「吐酸」、「吞酸」及「胃脘痛」等範疇;病因可以是精神緊張、肝氣犯胃,胃失和降而起。但又可以是先天體質虛弱、不良飲食習慣,如食無定時、過量、過急、喜辛辣煎炸等,損害脾胃所致。主要的症狀是胃酸倒流、打嗝、心窩或胸骨後面有燃燒般的熾熱不適。
! O u# _+ ?5 z; `7 R5.39.217.77:8898! S7 E+ q! ]! B: ]9 E; K
臨床上可分為以下三種證型:一、患者會因勞累或情緒緊張,胃酸倒流增加,平常心煩易怒,胸中灼熱,兩脇脹痛,咽乾口渴等。此乃肝氣鬱結,影響胃氣不降而起。二、患者多見胸中灼熱,胃脘滿悶,口乾但不想飲水,小便色黃,大便不暢等,多因飲食不節,內有痰熱而致。三、患者胸中有輕微灼熱,神疲乏力,飲食喜溫,大便溏薄等,多因脾胃虛弱引起。5.39.217.77:8898% a9 {0 N6 u9 j n( V7 E
公仔箱論壇4 a1 \& C- J& @6 ?6 J+ \' O
健運脾胃 降逆制酸 s+ ~9 p8 W5 |8 Y% r3 U
# C5 H9 ]' Y) o" v. ~0 d- g/ ~# h3 P中醫治療吐酸,除治標去酸之外,還會找出源頭,令身體有自癒能力的同時,可徹底去除病的根源。如壓力引起的胃酸倒流,就會用疏肝理氣的方法去治理;因飲食引起的問題就會清化痰熱,健運脾胃。除了內服中藥之外,針灸療法可有效地調節腸胃的功能,促進胃部蠕動及排空,調節胃酸的分泌,紓緩身體對疼痛的敏感度。常用的穴位包括胃經的足三里及中脘,均有健運脾胃,降逆制酸的功效。
, g% U" ]3 ?! A. m3 p: k' |- R* M5.39.217.77:8898! _8 e5 ^$ @2 q) y, |
腳部按摩對治理胃酸倒流有很大的幫助。中醫認為,腳底是身體的根本,它的反射區與相關的臟腑器官聯繫;通過腳底及小腿胃經穴位的刺激,可增強腸胃的功能,減少胃酸的分泌。有胃酸倒流的人士,應盡量避免進食難消化的食物,而墨魚是其中一種;但有趣的是墨魚中間的一條骨,打成粉狀沖服,可制酸止痛,中醫藥名為海螵蛸,常用於有胃潰瘍或胃酸過多的病人。tvb now,tvbnow,bttvb1 _1 O8 L/ q w
公仔箱論壇. A! ~* ]$ @5 n' K: T# r6 a t) S
要根治胃酸過多的問題,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養胃需要從吃早餐開始。根據中醫的生理時鐘,早上7時至9時,是脾胃活動的時候,經過一夜「半休眠」的狀態,胃已儲存了大量的胃酸準備工作,所以早上要吃得好,吃得恰當,才可以有充足的氣力去進行一天的活動。胃酸的作用主要是消化蛋白質,所以晚餐要吃得清,吃得早,吃得少,如果晚飯時間過了8時,應盡少吃高蛋白質的食物如海鮮及肉類;避免消夜及在睡前3小時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