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抑制“網語倒灌”更需社會價值引導

5月16日電/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日前發布《2015年網絡語象報告》指出,網絡語言低俗化已向紙媒等傳統媒體滲透,一些報刊為了吸引眼球,頻頻使用網絡低俗語言作為標題,失範之勢不容小覷。其中最需要關注的,是傳統媒體三大關口的“失守”:標準打折,格調下降,把關缺失。 9 _9 d( Z; M3 E! E1 E# e: D+ w0 _
9 B( q& j9 A7 S9 Q6 G
  語言是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具有嚴謹性和文化邏輯性。作為一種思維工具,語言的運用受到思維者文化因素的制約;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語言的表達又受到交際者群體心理和習俗的影響。因此,面對傳統媒體“頻頻使用網絡低俗語言作為標題,失範之勢不容小覷”的態勢,有識之士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一是突破標準,衝擊底線。二是定位媚俗,“拿來”取向。三是把關不嚴,生搬硬造等。有些專家還將此上升到“語言文字不僅承載歷史文化,同時也承載民族的情感認同,反映社會發展與歷史進步”的高度來批判之,也並不為過。不過在筆者看來,理論上的說教可能非常正確,但在所謂的網絡語言“低俗”趨勢面前,說教注定無濟於事。因為,語言的被接受和接納程度與空喊文明無關,而是與使用者的心態和社會環境有關。正如此前有些地方動用法律來禁止人們使用網絡語言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一樣。 公仔箱論壇; z6 O3 S; ?% t. M

9 X& R( p- p5 E0 f1 a2 i1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調查顯示,根據檢索中文報刊媒體發現,媒體在標題中使用最多的三個用詞是“屌絲”“逗比”和“叫獸”。而根據網民檢索情況分析,網絡低俗用詞之間存在較高的關聯性,“尼瑪”“你妹”“蛋疼”有明顯的網民搜索相關。語言無時無刻不處在變異之中,在網絡時代更是如此。如果我們承認了規範是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認同了規範本身就是不斷演變和完善的結果,那麼,在認識網絡用語的時候,就能多一份理性和清醒。因此,在看到“三大關口失守”的同時,更要正視語言生態受到污染背後的精神底色消退和氣候問題。
9 T. ?3 q. _# @. q( h公仔箱論壇+ U0 m  g) t1 _1 L
  “網語倒灌”與低趣味的文化環境和時代精神粗鄙化有關,在一定意義上,“網語倒灌”並不僅僅是個語言低俗的問題,相反,是一個與時代精神症候和文化氣度密切相關的課題。僅僅就網絡語言的低俗談問題是個死結。審美價值的偏離和社會價值觀的異化,讓粗鄙成為時尚,庸俗成為流行,語言、文化的格調品位自然會下滑跌落。網絡語言的粗鄙化、庸俗化與暴力化正是時下文化品位在網絡社會的折射。
% ^% t" b9 E' t5 k# j4 [5.39.217.77:8898
' ~; _  V) e- ]; S*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語言學家約翰·塞爾在《心靈、語言和社會》一書中指出,“生活形式的不同,決定了語言遊戲的不同。任何語言遊戲只能在它所在的那個生活形式中去理解。不懂一種生活形式,就不懂它所決定的語言遊戲。”可以說,網絡時代人們生活的多樣性和人們追求快捷的要求,決定著語言運用的多樣性。隨著社會的發展,那些粗俗的、不得體的網絡語言必然得到淘汰,那些不文明的詞匯也必然消失。但這要建立在整個社會的精神和文化追求上。而在此過程中,價值引導的作品相比規範使用同樣重要。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