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年約65歲,年輕時工作辛勞,加上家事忙個不停,近年因家境有所改善,媳婦也幫忙分擔家務。一心以為可享清福,李太突然出現腰背疼痛的情況,問題更漸漸加劇,由腰背一直往下抽痛,伸延至右小腿。最不方便的是無法走遠路,只是去一趟街市的路程,往往就需要休息兩三次,其間會出現雙腿無力,甚至麻痹的情況。但每次休息一會後,症狀馬上消失。問題一直困擾着她,令她不敢出國旅遊。
/ W: }; q1 ?2 t2 J1 t' C! D公仔箱論壇9 j( U% S" t2 q* Y
其實她的毛病屬於腰椎腔狹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人的腰椎前面叫椎體,後面叫椎弓。在中間包着神經線的空腔,就叫做神經腔。在神經腔內滿布了神經線及馬尾叢,分別負責掌管着腰椎及下肢各節的知覺及運作,總稱為坐骨神經。這組坐骨神經就像資訊業所說的「網絡」,當「網絡」受到阻礙,傳導功能就會變弱,甚至接收不到訊息。
8 m7 d9 F+ F+ L, o% U8 Y% \& m
- a. k0 [* V4 ~, G& B公仔箱論壇「狹窄」的毛病是因為神經腔的形態出現變化所導致:一、可以是骨與骨之間的軟組織出現突出或退化,即「椎間盤突出症」;二、椎弓出現移位,或因退化產生骨刺。以上兩種情況都會令神經腔變得過分狹小,使馬尾叢神經及周邊血管受到擠壓,血液流量因此相對減少。在活動時供應神經的血液不足,使得神經失調而導致下肢乏力及麻痹,倘若坐下休息,症狀馬上消失,在醫學上這叫做間歇性神經性跛行(Neurological Claudication)。tvb now,tvbnow,bttvb9 w" H/ s% x/ J; j$ w0 Q% I. Y" }
公仔箱論壇- j( D# P. x8 a. v% M* `# n* O
要醫治這個問題就要由根源入手。如果斷定是由於椎間盤突出所致,就可以用椎間盤減壓治療來醫治;至於骨刺或退化,可以接受手法矯正治療把錯位並壓迫神經線之脊椎復位, 再配合骨膠原補充及修補退化之組織。情況嚴重者或需接受手術治療以除去突出的椎間盤及骨刺。此外,由於血管內的血液運行不暢順,以致血液不足夠供給下肢,產生冰冷及麻痹等感覺,建議使用最新的負離子治療法, 提升血液循環,確保足夠氧分及營養供給下肢,防止肌肉萎縮,加速新陳代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