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捲大多是「混雜肉」
4 E; d& e9 r" A5 \$ h& r* P- q, s5.39.217.77:8898) Z! s' n9 X) b- x5 s
據介紹,目前市場上,無論是火鍋店還是菜市場,涮鍋所用的羊肉捲,基本都是將袋裝的「粗筒狀」羊肉,用切肉捲的機器,像削鉛筆一樣一片片削下來。但在山東濟南做過多年火鍋生意的曹安卻透露,雖然這些羊肉有着「羔羊」或「青山羊」等名頭,但這些「粗筒」中裝着的,可不一定都是純羊肉,「大部分是羊肉、鴨胸脯肉、雞肉、豬肉等,再加上一些羊油混合成的。」而在這些「混雜肉」中,使用最多的當數鴨胸脯肉,原因就是它最便宜。' l8 H0 y F9 c
tvb now,tvbnow,bttvb' T1 o6 C; ~8 \! w$ c1 \$ F
曹安說,商家製作時會首先將這些「雜肉」和羊肉摻和起來,然後平鋪擺放好後再用力捲起來,打完捲後再用包裝袋包好,進行冷凍,讓這個筒狀肉捲凍結實了,然後這些成品的「羊肉筒」就被發往各地市場。中新網報導,曹安透露,商販們會根據摻入「雜肉」的數量及價格來確定最後的「羊肉筒」的價格,「最多的會摻三分之二的鴨肉或雞肉,只有三分之一真羊肉。」! J; ]' R3 e* l% P9 ^( B
7 P2 |9 J8 W/ i5 k5.39.217.77:8898曹安表示,羊肉捲中摻其他肉基本上屬於「業內公開的秘密。」「很多這種『混合肉』出自小作坊,或一些小廠子,品質根本沒甚麼保證。據悉,根據相關規定,混合肉只要註明成分,並通過質檢合格的,並非不可以拿到市面銷售,現實情況卻是,幾乎沒有羊肉捲會標出自己「不純」。「要是你在包裝上寫上混裝肉,就沒幾個人會買你的。」曹安對此表示,無論混裝到甚麼程度,這些肉捲最後到了市場上都會以「純羊肉」的名義和價格出售。
- W% W+ J) V+ B1 I: L, o5.39.217.77:8898
' c2 n' G. w* p, E B+ m$ \5 L+ V8 E" Ntvb now,tvbnow,bttvb而另一名曾在多個城市飯店打工的25歲的小何(化名)還說,一些自助餐廳所用的羊肉,很多也是鴨肉「變身」的,而變身的方式有兩種,一種相對隱秘,另一種則比較直接。& R5 p. ]: z2 Y5 q( u! b1 m9 K
4 C G8 @. s1 { e. s小何說,隱秘的「羊肉」製作過程其實也並不複雜:把鴨肉切成條狀,放到大盆子裏,加入粉狀羊肉精,再加上油鹽醬醋等調理,反覆攪拌直到看不出肉的顏色,就可以了。「這些肉一般都是拿去烤著吃。」小何說,由於添加了大量的「輔料」,味道比較重,再加上煙薰火燎地烤,「很少有客人能吃出不對勁的。」6 O; O* y6 b5 g3 Q# [: N
公仔箱論壇! O3 @; O, m- [" S0 H6 C# V
而另一種比較直接的方式是:在切好的成品「羊肉」盤子裏,摻入切好的鴨肉,或者直接使用摻雜了鴨肉的「羊肉捲」切盤,供客人直接涮鍋或烤制。
7 D) B5 c \8 a" T5 ~$ q
+ e, G1 a, |3 B/ o' [+ W「如果你去比較便宜的自助餐廳,還是少吃些牛羊肉。」小何提醒說,鴨肉加入多少「羊肉精」,完全是調肉師說了算,「這種東西吃多了肯定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