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大宗祠上香叩頭聚餐 筵開170席千餘族人齊聚佛山宗祠冬祭
) o) T) M" O4 }" d* ^4 l
+ ?, `8 N" w4 v0 p5 l5 C3 Q% c5.39.217.77:8898
/ W" S6 }' n9 i# S% |
" C) e! P! R% V5 E) Etvb now,tvbnow,bttvb在佛山南海區大瀝鎮平地村黃氏大宗祠,1700多族人22日齊聚,長者們身穿紅褂藍袍,頭戴藍帛帽,給祖先上香、叩頭,舉行傳統的冬祭儀式。儀式過後,族人們聚餐,筵開170席。在順德勒流鎮稔海村,四個姓氏的祠堂分別舉辦冬日宴會,共筵開375席,4000多人參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 J4 X( X3 l; v) d% L
tvb now,tvbnow,bttvb9 S# F2 ~- P. u7 G
上百名年滿六十歲的平地村長者22日上午11點許整齊排列,靜聽長輩代表宣讀祭文。因為身體虛弱,90歲的黃樹開並未站在祠堂內。由兒子攙扶著,他在祠堂外的一圍酒席旁坐了下來。祭文很短,不過五六分鐘便已宣讀完畢。此時,黃樹開的大兒子黃貴生,仍陪父親坐在祠堂外,接下來,祠堂內的長者將依次排隊向祖宗上香。5.39.217.77:8898+ `) G7 c" [- N0 R) M7 N. l3 g
5.39.217.77:8898) D) g" h% D" x( W5 G* X
《南方都市報》23日報道,黃貴生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自1952年出生後,直到1985年才首次回故鄉,2009年才首次參與平地冬祭活動,而那時已是舉辦到恢復後的第五屆。「我沒想到老家的冬至祭祖,規模會這麼大;更沒想到,父親會這麼受人尊敬。」2009年的冬祭,黃貴生站在人群旁,看着父親身着禮服,站在最前排的最中間、首批上香,「看着威嚴極了,看來他在鄉下的地位還不錯」。
* |5 T: U- F% W& f! F% ]# K
# X* \3 Y( m+ q; {- Y0 B8 n0 ^黃貴生曾聽父親講過早年的經歷:亂世年代,1938年逃往香港,1941年香港淪陷後再逃往韶關,機緣巧合,竟加入國民黨軍隊,與日軍戰於緬甸叢林。1948年5月,黃樹開回到老家,後又前往香港謀生,1980年再次回到南海故鄉,直到6年後退休,黃樹開逐漸在老家定居。
+ r# t: e% {# L/ L" h' ]
; ^9 P" C {! @$ F「改革開放後,大陸的經濟一直在飛速發展,社會環境也隨之在變,我們這些子女很願意回到故鄉看一看,我的根在這裏,我的祖先曾一代代在這裏生活。像冬祭這樣的古老儀式也續上了,以前只聽父親偶爾提過,現在看到了,覺得很有意義。」黃貴生很感慨。
: D$ Z% e2 b1 |& H- }1 f/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r0 ~* C7 _- ~6 S
黃貴生每年會回老家兩三次,「享受一下老家鄉下的生活,呼吸一下故鄉的氣息」。每次黃貴生回家,父親都會帶着他走街串巷,碰到鄉里鄉親,會一一告訴他,與對方的親屬關係。「感觸很大。即使常年待在香港,我仍是平地村的一員,這裏有我的親人,宗族裏也有我的位置,非常親切。」平地村冬祭傳統從2005年恢復至今,已經有11個年頭。2015年也是黃氏大宗祠重修落成的20周年慶。「2015年冬祭儀式增加鳴鐘擊鼓環節,以增加莊嚴氣氛。」平地黃氏大宗祠管理委員會副會長稱,2015年黃氏古祠重新修繕了鐘鼓樓,裝置了鐘鼓,在祭天中,每鳴一次鐘就敲三次鼓,一共鳴9次鐘,代表開村至今近900年的歷史。
4 {5 O" @$ \( U N)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V; t3 X' c* O" G2 A$ _4 }4 c% X+ C
冬祭儀式過後,族人聚餐。吃的是傳統菜式,俗稱「九大簋」。「舊時農村『九大簋』是最高菜式,包括三硬(白切雞、燒肉、燒鴨或燒鵝)、三扣(扣肉、扣鴨、扣蠔)、三小炒(粉絲炒蝦米、酸菜炒豬腸、魚丸炒生菜)。」上述副會長稱。104歲的賴悅銀是目前族中最年長的,曾孫都有13個。看着來來往往的親人們,賴婆婆臉上掛著笑容。她說,平日裏,孩子們忙,但每年冬祭,她的孩子孫子曾孫們,就會回到她的身邊,「冬祭比過春節還熱鬧,很開心。」餐後是太公分豬肉。2015年準備了上千斤豬肉,參加冬祭聚餐的宗親人人有份。
/ k" p" i! v8 ^& _6 U* w公仔箱論壇$ c9 T2 I) y+ p# k! r5 k
在勒流鎮稔海村,四姓祠堂22日分別舉辦冬宴。85歲的周財發是周氏「族長」,上午11點,他站在祠堂天井內,看眾人分冬餚。36隻燒豬均由族中人捐贈,將被切分成2244份,均分予族中男丁。和周氏一樣,22日梁、伍、洪三姓宗親也有「太公分豬肉」,分別設圍餐聚會、話家常,雖然同在一村,但各個姓氏宗親的冬至風俗卻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