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在Cayenne之下加推Macan,並為同級SUV重設跑車化的新跑線,我們去了萊比錫試探其虛實。
去德國萊比錫之前,我在香港試駕了奧迪SQ5,並在撰寫SQ5試車報告時,大膽假設同樣以Q5底盤開發的Macan,開起來仍會很保時捷,例如PDK波箱的反應會跟Tiptronic很不同,機器及排氣系統會有保時捷性格,底盤設定及操控上亦會有當年Boxster及Cayenne S初出道時那相對原始的駕駛風味等,去到萊比錫試車,很快就知道我的預測準不準。
Macan的底盤來自奧迪Q5是車壇的普遍說法,與我們一同出席今次試車會的亞太區及中港台媒體代表的話題,也離不開Macan與Q5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廠方的管理層也沒有刻意避開這話題,試車前夕與我同桌晚飯的設計部副總裁Michael Mauer便提到若以全車零部件計,Macan最少有三分二的組件都是保時捷全新設計或大幅修改過的,全車內外看得到的地方,都是Macan獨有,但假如你把門板也拆開來看,你或會發現控制電窗升降的組件是兩個廠牌共用,這是當今汽車界很常見的事,相信亦沒有多少人會介意。
內外看不到有Q5元素
事實上,現在Macan的誕生背景亦跟12年前的Cayenne很不同,以前,福士集團用一個底盤製造了福士Touareg、奧迪Q7及保時捷Cayenne三款SUV,當時三個廠牌都是以同一基礎來設計,在很短時間內各施各法,製成了各具品牌特色的型號。而Macan計畫約在2010年底至2011年初展開,那時奧迪Q5已賣了兩、三年,保時捷管理層當時確認了中型SUV市場有無限潛力,於是以同集團Q5的底盤為基礎,把其用得著的優點保留,再著手加入大量保時捷元素,將之研製成一輛同級最跑車化的SUV。
Michael Mauer憶述三年多的開發期裡,最大挑戰是「保時捷化」的同時,也要兼顧成本控制問題,例如三幅式的軑環設計概念來自918 Spyder,整個軑環外型也跟保時捷其他車系的軑盤設計不同,中間內藏氣袋釋放裝置的空間較細,要全新研製相關組件,財務部會問為何要有這些要增加開支的改變;又例如Macan的車頂線條明顯向後斜,在設計師角度來看,這是重要的跑車化元素,而將車頂壓低後,後座椅便不能從奧迪處搬過來用,必須要造一套坐姿較低矮的全新座椅,雖然又是一次設計部與財務部之間的角力,但Macan的最終製成品,還是一部很保時捷的SUV。
保時捷很是強調Macan有不少專用零部件,例如Macan S Diesel所用的2,967cc V6柴油引擎雖源於福士集團,但跟Cayenne Diesel的引擎相比,不但馬力及扭力輸出較高,引擎電腦及進排氣系統等設計也經過一些修改,並不是從Cayenne Diesel搬過來便算。而汽油版兩台分別用於Macan S及Macan Turbo的3.0及3.6公升 V6雙Turbo引擎,同樣是專為Macan系列而設,跟奧迪SQ5的3.0 V6機械增壓引擎完全不同,這兩台汽油Turbo引擎目前並沒有與福士集團任何車系共用,但保時捷的傳動系統專家補充,按照車廠的傳統,保時捷是很少會專為一個車系開發一台全新引擎的,因為這不符合成本效益,暗示Macan的汽油及柴油引擎,日後很可能與Cayenne共享。
38度爬坡半力完成
萊比錫試車分off-road、賽道及一般道路三個環節,off-road在萊比錫的越野場地舉行,供測試的Macan S Diesel已配備屬最高選裝規格的氣壓避震系統,所有Macan型號均設有可於80km/h以下使用的OFF ROAD模式,只要按一按中控台上的按鈕,引擎及波箱便會進入越野狀態,油門敏感度會降低,波箱也會盡用1波時的大扭力而延遲升檔,四驅系統負責分配前後軸動力的離合器,也會讓前軸更易獲得動力,上坡時,電子控制的制動系統如有需要,可長時間把車固定在上坡道上而不會溜後,我在一條38度傾角的水泥加碎石鋪成的斜路試過中段停車,鬆開制動踏板,車子的確動也不動,而那台柴油Turbo引擎,亦只需輕踩油門,引擎只是1,700rpm左右便可在斜坡上繼續輕鬆上路。下坡時,只要在初段踏著制動踏板,當車身下傾幅度多於12度角時,可把下坡速度控制在3-30km/h範圍內的PHC系統便自動介入,錶板亦會有一個代表下坡車速的橙色數字顯示,保時捷不設手動+/-預設PHC下坡速度控制的功能,但其實只需在下坡期間以油門或制動來把車速微調至合適水平,PHC就會按該速度繼續下坡,使用上比事前預設的方式更具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