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電/兩天來,一則關於天津港爆炸核心區檢測出神經性毒氣的新聞受到了廣泛關注。正在天津爆炸現場執行救援指導任務的軍事醫學科學院化武專家組指出,爆炸現場根本不可能產生神經性毒氣,所謂“神經性毒氣”之說屬“重大誤判”。 tvb now,tvbnow,bttvb$ s- T! Q* p% B F8 p" k L9 X
tvb now,tvbnow,bttvb% X3 @6 b) ?" e4 @2 W0 w: J
8月17日晚,一則媒體報道稱,天津港爆炸現場檢測出神經性毒氣,指標達到了最高值,甚至認為爆炸區內的多種危化品都可能產生這類物質。國家神性經毒劑中毒救治標準的起草者,國際同類標準的主要參與人員之一的軍事醫學科學院王永安研究員說,神經性毒氣的標準說法應該是神經性毒劑,是毒性極強的化學物質,其毒性比氰化物高幾十倍,合成極為複雜,而從爆炸現場探明化學原料,結合神經性毒劑的核心原料和生產條件來看,事故現場根本沒有產生神經性毒劑的可能。 5.39.217.77:8898: A0 m- t( H5 s4 i) w) j1 ?
) C2 t: ]; D3 r2 K: Z
軍事醫學科學院專家、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專家丁日高認同王永安的觀點:“只要具備專業常識,就知道這絕不可能。” & l! Y" {( p" Y6 j
6 ~" m0 @: }4 o; D8 Y
同在現場執行任務的總參謀部防化指揮學院專家王寧也持同樣觀點:“我們看到這則報道時都很吃驚。” 公仔箱論壇8 `; j5 d% }) D+ a: T1 ?. k$ Z# r( q
: J+ V9 P, u) y+ K( n* `公仔箱論壇 “一般的測量儀器出現誤報很常見。”王永安說,從電視來看,現場使用的儀器並非行業中認定的可以準確確定檢測結果的“金標準”儀器。
F% K" H' W! Y0 {' @tvb now,tvbnow,bttvb
' J4 K) m: y4 l5 V& p! t% K% s 軍事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聶志勇、全軍中毒救治中心王漢斌主任醫師同時介紹,到目前為止,專家組並沒有聽說有神經性毒劑中毒病例。王漢斌認為,危險化學品檢測及判讀應當依據科學程序來進行。“此次重大誤判,源自於對儀器檢測的結果沒有進行常識性分析解讀。”
4 w9 P1 Y1 E) R5 ?; k$ I2 ^1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G0 E' a# p9 |* g% W9 B公仔箱論壇 王永安介紹,一般來說,對於這種容易發生誤判的一般儀器檢測出的結果,應當首先進行基於專業常識的分析判斷,其次應與其他儀器檢測出數據進行綜合比對,如果仍有疑問,就應該用質譜等高級的“金標準”儀器進行確認,特別是神經性毒劑這種毒極性大、極易引發恐慌的化學品,尤其應該謹慎確認。
, ^5 f7 i; k' Ntvb now,tvbnow,bttvb. f6 B; H3 O+ Z& d9 N
“現在民眾的關注點多集中在大量危化品的危害上,應強化監測數據的實時發布,讓公眾能動態得知環境情況和數據。”王永安說,但監測數據必須準確可靠,建議媒體在採訪時,應選擇真正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專家,避免因為不當解讀而引發不必要的恐慌。
U% i$ I- D- C0 J `公仔箱論壇: T0 f! N$ _5 A! |" N# X* l& ^
天津市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8月19日上午在發布會上指出,關於精神毒氣一事,將會立刻和軍方聯繫,查看到底是什麼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