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食品] 保健袪濕茶湯 你啱飲嗎?

當下天氣又濕又熱,很多人都慣性飲用袪濕茶湯,希望走出「濕重」困局,減少疲累感。但從中醫角度看,身體所以有濕,大部分是「吃」出來,因飲食影響脾胃運化所致,不想繼續濕重→袪濕的角力,請細讀下文。
; t: C2 Q. t9 U1 O( c0 n
: L+ e" _$ ]& o1 _" [&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根據節氣曆法,上周已「立夏」夏季已開展,還在說春天袪濕?你可能會覺得這題目有點 out。tvb now,tvbnow,bttvb! t) r, \" O4 k" W
公仔箱論壇) M  c3 P! A0 _6 k3 a8 m' L6 U5 O
但事實古人以五行配四季,在春、夏、秋、冬外,夏季之後再會有一個「長夏」,以對應中醫臟腑保健,使「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而由春季至長夏季期間,濕氣都較重,加上香港位在華南地區,亞熱帶氣候使外在環境因素亦偏濕重,濕邪更易發難,可見「袪濕」這課題,你我都需要惡補常識。
. _8 y& ~! y% l- G5 i# Q5.39.217.77:8898- a# p* z: I6 l6 z* w; k2 u
內濕=脾胃運化失調公仔箱論壇7 W5 G' S' [$ I* ]+ Z2 ]& y
5 k2 P3 {- W/ e
濕者,有分外濕及內濕,環境、季節因素是外濕,但誠如註冊中醫師胡寶君所言:「就算是居住香港,身受外濕的外在因素影響,也不代表人人都要袪濕,因為還要視乎個人體質及有否內濕徵狀。」所謂內濕,她指大多數都是因為飲食不節造成,即如嗜吃肥甘厚膩(甜點、肥膩及煎炸食物等)、生冷寒涼(凍飲、刺身、沙律等)的飲食習性,都容易影響脾胃消化系統,一旦脾胃運化失調,身體就會有濕。2 W6 @0 `: l" F' G
tvb now,tvbnow,bttvb7 V9 T. O3 l* c( m
「很多人以為袪濕就是排水,其實濕在中醫學說中,並非等如單純是水份,而是一種重濁物質,其性屬陰,雖看不見但是有形物質,質感黏實,所以亦有說『濕聚會成痰』。而正因為濕是有形物質,若阻塞氣機,使氣道不通,就會影響正常食物消化後用以化氣血津液的水谷精微(即養份物質)的輸布功能,形成不同徵狀。」數臨床較普遍徵狀表現,例如是:tvb now,tvbnow,bttvb/ H0 C/ ]4 b* e$ _8 D
3 N7 U8 x. O! N2 |! l. ]
‧「濕」在體表:即濕在皮膚、筋肌間的外層位置,常見人會覺得很易疲累,亦會有自覺整個人似是「困住咁」,有種很重很墜的感覺。
0 `( P! y8 z- h5 r' b8 D5.39.217.77:8898
3 g4 O7 ^+ x+ ktvb now,tvbnow,bttvb‧「濕」在上中下焦:濕在上焦,通常有胸悶、頭暈等表現;濕在中焦常見有肚脹、飽滯不適、大便黏爛等消化不良反應;而濕在下焦則會多見小便不利、女性多白帶等表現。
* u( @4 |# J0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z. g; @8 u! i1 C1 R3 P
袪濕過度反傷脾胃
" b0 h' x, a1 t6 N" z7 m/ h
8 T3 [0 U; }0 U! R- ]8 i. @- G! z, b如前文所言,袪濕不是人人都需要,但當下阿媽煲湯,多少都會落些健脾化濕的扁豆、淮山、茯苓或薏米,那碗湯又飲好不飲好呢?「食療方不似中藥方劑的針對性,作為保健,一般現時濕重天氣一周飲用一碗半碗也無不可,但切記要小心別過量飲用,否則袪濕太過連瀉多日,更傷脾胃。」' Z" Q3 a, _- x7 L/ n; y

9 ]" S: V4 M7 @2 R$ R5.39.217.77:8898而當然,最好是配合體質才飲用。她指像氣虛有濕者的體質,通常有很易疲累、睡再多也不夠、四肢肌肉感覺很重,甚至連行路也覺得乏力的表現,只因此體質者脾胃運化不良,本已處於亞健康狀態,即身體有濕又未發病出來,所以一到春夏遇上濕重氣候的外在因素,更會加重徵狀感到不適,故適當對症飲用袪濕茶湯的確可有徵狀改善。「但反之,陰虛有熱體質者,即常見表現有咀唇乾、皮膚發熱、飲再多水都口渴者,飲用袪濕茶湯則一定要小心,宜先諮詢中醫師意見,因為此體質個案就算體有濕,也可能因為體內已津液不足,胡亂袪濕只會加重病情。」
$ s* n2 i* r1 w  t: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a4 N& }. t+ t9 A: d
﹏﹏﹏﹏﹏﹏﹏﹏﹏﹏﹏﹏﹏tvb now,tvbnow,bttvb" T/ u& G8 d3 e. R! ]: Q
3 K8 j" p- D# k0 G7 O
平和袪濕食療方5.39.217.77:8898& V7 g0 T0 Z* P; g6 q& G% e

$ l, v  f! p  W1 ~" i‧三葉蘆根茶(1 人分量)5.39.217.77:8898+ z% ?" r6 b9 n% O/ `& R7 p. h
9 d# I5 W2 w' u( n
製法:藿香 15 克、佩蘭 15 克、荷葉 30 克、蘆根 30 克。所有藥材切碎,加 3 碗水中細火煎 20 分鐘(煎至約 1.5 碗水),代茶飲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6 M9 I# z7 B5 b' D. e8 W
tvb now,tvbnow,bttvb5 e% D# L# ^7 \0 j  H& `
作用:此茶可芳香醒脾,清涼透熱,有解暑袪濕的療效。
) ]0 I( C; B' j+ w%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88982 ]+ F8 z7 U7 [8 w5 Y7 l
‧老黃瓜扁豆薏米排骨湯(2 至 3 人分量)
, h" O# ^0 X8 p) f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2 ]/ e, K  U; x/ |8 \1 U
製法:老黃瓜 1 條、白扁豆 30 克、赤小豆 15 克、淮山 15 克、生薏米 30 克、蜜棗兩粒、適量瘦肉。所有材料放煲內,加水 4 公升,煲約 1.5 小時即成。5.39.217.77:8898" J; W1 {0 @/ j# p2 h+ _5 w
tvb now,tvbnow,bttvb7 c: v: ~4 i6 a2 k% I; A2 n
作用:此湯能起清熱解暑、健脾袪濕的療效。其中生薏米屬性偏涼,有需要可改為生熟薏米各半。而老黃瓜亦可改用粉葛或冬瓜,同樣有輕度清熱解暑作用。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