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據統計,台灣高達99%的成人都處於隱性飢餓的風險(註1),每日攝取食物未達衛生福利部建議的6大類標準,其中,男性需要特別強化維生素B、鎂、鋅;女性則需要特別強化鈣、鐵,及維生素C。隱性飢餓導致健康失衡,長期會造成身體的損害,千萬不可小覷。公仔箱論壇 L }0 J! f! v9 Q9 g7 f: P1 @" r
隱性飢餓的風險,男女大不同。
$ b8 a3 U+ y" i6 O+ Q5.39.217.77:8898隱性飢餓 容易導致的6大健康風險/ j0 |. u. Y( f+ m8 I
許多人以為自己吃得飽、吃得好,營養就足夠。事實上,台灣民眾外食比例高,飲食精緻化,飲食失衡情況嚴重,油脂、醣類等空熱量食物攝取過多,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礦物質卻攝取不足,是「隱性飢餓」的高危險族群,要當心隱性飢餓容易導致的6大健康風險,包括:% V, [! J& K P/ V1 _) |* u7 ~
肉食男VS菜菜女 隱性飢餓大威脅
8 G2 p7 a% Y. V; c9 p4 Y* Q* S$ L$ h公仔箱論壇L-M-CEN-P-15-221-2tvb now,tvbnow,bttvb8 O( Y, f8 r# Z/ Z4 H/ S& u
1.抗氧化力不足:可能缺乏維生素C、E
9 C( m5 B6 Y7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代謝力不足:可能缺乏泛酸、鎂、碘、鋅
/ w: n$ |! u! j& S% @tvb now,tvbnow,bttvb3.氣血不足:可能缺乏鐵、葉酸、B12
9 S$ c' @! p9 v* {# s9 B" ?" A: ~tvb now,tvbnow,bttvb4.精力不足:可能缺乏鋅
! @# V% F4 O, P/ S/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夜間視線模糊:可能缺乏維生素A
0 E& m- U9 _" y& f" u6 v公仔箱論壇6.體力不足:可能缺乏維生素B群
5 C& z( U- K. V1 K% B. ~: D2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均衡完整的營養攝取,是解決隱性飢餓的根本辦法。
0 M6 k* E" j: Z& Z8 I2 J6 d5.39.217.77:8898男女生理構造不同 隱性飢餓也不同, g9 ]. }+ |- F3 D1 w3 K1 B
男女因生理構造的差異,對營養的需求也不同。例如,一般來說男性肌肉量比女性多,需要更多鎂來促進代謝效率,更多維生素B,以補充日常活動所需活力;活動量大、流汗較多易流失鋅,因此需要加強補充鋅,來維持生殖功能。
K' u' M4 t. s9 T. z, ytvb now,tvbnow,bttvb而女性,月經失血,鐵質流失多,長期缺鐵將導致氣色差。另外,女性基礎代謝率較低,需要更多維生素C,提升抗氧化力, 35歲以後,鈣質每年流失約1%,需加強補充鈣質。
: N* y! e' ]/ k! `! b3 n&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要解決隱性飢餓,均衡攝取營養很重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Z% b* Y3 w# G; f D
完善營養不馬虎 補充維生素顧健康3 W2 l! n1 b" [$ L" S
專業營養師建議,要解決隱性飢餓,最根本應從日常飲食的多元、足量做起。包括均衡攝取蔬菜、水果、全穀根莖、豆魚肉蛋、乳品、油脂與堅果等6大類食物, 以補足各類營養素。
: Q0 \" e5 p" Y4 g$ U3 ?3 o但有不少營養素,例如維生素A、維生素B1、B2、B6、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E、鉀、鈣、鐵、鋅、鎂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製造;民眾若因外食或飲食習慣,難以均衡完整攝取各類食物,則建議透過保健食品適度補充。5.39.217.77:88982 ]2 F, O+ `( P5 f. ^
專家建議,每日補充針對男女不同的營養需求調配的綜合維他命,補充23種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營養素的同時,重點加強男女最需要的營養成分,解決男女不同的隱性飢餓,提升男性活力與代謝力,補強女性的氣色與骨質。
) i8 m K3 Z6 W$ y5.39.217.77:8898註1:衛生福利部建議之6大類飲食指南標準,根據2015 2月全台飲食認知行為調查,657份問卷中僅有9人達到衛生福利部所建議之6大類飲食指南標準,佔調查總人數1%。
% o, u; p p' x* T1 e5.39.217.77:8898註2: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品標示宣傳或廣告詞句涉及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之認定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