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風雲淪鬧劇 無可奈何花落去
0 }) |5 u( V9 V
: Q) v' v- O' n8 k/ R5 W& m人事紛紛難料,世事悠悠難說。亞洲電視的命運,連日來成為城中最熱門的話題,正如長篇肥皂劇一樣,這場電視風雲荒誕離奇,波譎雲詭,既令人目不暇給,也令人嘆為觀止。公仔箱論壇- r9 Z, u g G4 G" y; B3 c
; ]4 S/ \: V% B7 H+ z行政會議昨日一錘定音,否決亞視續牌申請,將於明年收回頻譜,意味着由亞視大股東一手導演的股權轉讓鬧劇落下帷幕,也意味着這間擁有近六十年歷史的老牌電視台即將壽終正寢。然而,關於亞視的爭議仍未平息,疑問仍未澄清,尤其是連場鬧劇背後的種種隱情,以及免費電視市場何去何從,更是值得人們深思。6 h4 D+ k* M, U6 }3 q
- U" |: D0 \7 F# q7 U5.39.217.77:8898最後掙扎 徒勞無功8 b* ~- N C1 [3 n% K
公仔箱論壇1 N3 v0 d' n. z. ]
最諷刺的是,在行政會議舉行特別會議決定亞視命運的前夕,亞視還在期待白武士的拯救。前天亞視單方面宣布,大股東黃炳均及主要投資者王征決定將股權轉讓予失落免費電視牌照的香港電視網絡主席王維基,卻沒有交代買賣細節,亦沒有通知通訊事務管理局;僅僅相隔一天,亞視經理人、德勤會計師行又宣布,黃炳均及王征已與另一名投資者簽署買賣協議,但不願透露投資者身份。亞視股權轉讓消息滿天飛,而且天天有不同版本,撲朔迷離,亂象紛呈,難怪被質疑是愚人節的笑話。
4 J) R! F4 ^2 A; [1 t% h
6 q& v- W1 N- `其實,股權轉讓除了涉及亞視本身,而且涉及相關上市公司,絕對不能僅僅視為愚人節笑話。正如有人指出,發放「假新聞」不僅損害傳媒公信力,而且可能涉及內幕交易,難保沒有人從中渾水摸魚,證監會必須介入調查。而證監會也表示會嚴肅對待,不會因為這是「個別事件」而網開一面。2 ~5 |+ E: P1 ]+ i0 {5 U* {+ h
: @- x4 l8 y1 q' U7 `很明顯,有人刻意在行會一錘定音前放出真真假假的股權轉讓消息,不惜將港府和其他上市公司擺上枱,無非想作最後掙扎,希望當局手下留情。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隨着行會作出終極決定,亞視大股東的所有努力都變成徒勞無功,這家老店注定將會走進歷史。
. g1 k7 v. v; \6 h6 q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0 L# l9 b4 F* V# L% x8 M
毫無疑問,亞視作為一間老牌電視台,陪伴不少港人成長,創作過不少優秀作品,有過自己的輝煌,但由於經營不善,連年虧損,即使更換了不少股東,也無法阻止衰亡的命運。當年王征以主要投資者身份入主,意氣風發,揚言以二十年時間將亞視打造為亞洲的CNN,志向不可謂不大,奈何事與願違,幾年下來,不僅碰得焦頭爛額,而且鬧出不少醜聞,尤其是年前亞視誤報江澤民死訊,更是引起軒然大波。可以見到,近年關於亞視的負面消息從來沒有停止過,近期的欠薪風波令其經營困境暴露無遺,加上股東之間糾紛不斷,加速亞視的死亡。王征也不得不承認亞視「氣數已盡」,可能於三月底關閉,儘管他後來轉變口風,聲稱再有白武士有意洽購,還是無法挽狂瀾於既倒。tvb now,tvbnow,bttvb/ ?$ j* m( `- M2 }2 A
& @+ |9 z1 W x- I5.39.217.77:8898見微知著,這場電視風雲不僅暴露亞視管理混亂,也反映港府監管不力。據說通訊事務管理局數月前已建議否決亞視續牌申請,但當局以給予時間亞視改組為由,一直按兵不動,結果引發連場鬧劇。實際上,亞視亂象叢生,烏龍百出,當局一直袖手旁觀,從來沒有主動介入,既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管治無能的寫照。& \, X$ O; P6 }+ E: a. A$ X
' L9 J9 W2 A: T4 e2 t風光不再 時代終結公仔箱論壇1 |* P, Z, p7 n/ I) t. e
( `% j, x6 ?# L) m: @1 Q0 M
眾所周知,免費電視佔用大氣電波,對社會影響極大,港英年代發牌非常嚴格和謹慎,電視台必須遵守很多規定,包括至少有一個中文台及一個英文台、有一定比例的本地製作節目,並須在指定的時段內播放不少於指定數量的新聞報道、時事節目、教育、藝術及文化節目等等。幾十年來,除了七十年代中佳藝電視短暫加入競爭,免費電視台基本上只有無綫和亞視兩間。當年三間免費電視台鼎足而立,為了爭奪觀眾,各出奇謀,百花齊放,產生了大批高質素的節目,深受觀眾歡迎,被視為本港電視業黃金年代。可惜佳視經營短短三年即倒閉,剩下的兩間一強一弱,一間坐享其成,一間不思進取,以致節目質素每況愈下。
- g$ Q& Q* b, Itvb now,tvbnow,bttvb: B3 L3 |0 k$ Y0 A0 B: d# f
近年社會各界一直要求港府放寬發牌限制,讓更多申請者加入競爭,打破一台獨大局面,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然而說易行難,香港市場畢竟不大,電視台數量並非多多益善,既要促進良性競爭,又不能濫發牌照,才是關鍵所在。行會昨日在否決亞視續牌申請的同時,率先向電訊盈科旗下的香港電視娛樂正式發出免費電視牌照,又會與有線電視旗下的奇妙電視商討,盡快發出另一個牌照。問題是,新電視台最快也要一年後才能啟播,而且必須投入大量資源,才可望與無綫形成有力的競爭,意味着一台獨大的局面短期內仍無法改變。7 Z, x4 g/ t: m8 x% y; P
3 G& X; P% S( C, W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亞視的衰亡不僅是自身的悲劇,也是香港日益沉淪的縮影。回歸十八年來,香港各方面都在退步,經濟低迷,民生凋敝,競爭力每況愈下,豈止僅僅是電視業風光不再,從這個意義上說,亞視走入歷史,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終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