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電/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2日繼續在西南印度洋龍旂熱液區執行下潛科考,在2000多米深的洋底發現了一個20多米高的巨大煙囪體。 ! @5 v' ?! G2 E# X
tvb now,tvbnow,bttvb, ?- B3 @9 i* ` c
新華社報道,煙囪體是海洋科學術語。由於大洋中脊構造和岩漿等活動,溫度只有幾攝氏度的海水滲入洋殼,被海底高溫岩石加熱排出,高溫流體與周圍冷海水混合,形成高溫或低溫熱液區,在高溫熱液區往往沉澱形成硫化物煙囪體。 ! X6 ]8 B) K4 ?# t: R
. \& K3 c7 A) x2 d( ~5.39.217.77:8898 參加此次考察的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邵宗澤說,“蛟龍”號利用激光測距儀發現這個煙囪體高達20多米,直徑2米左右,非常壯觀罕見。此外,煙囪體附近有貽貝、熱液蝦和魚等生物。 ; m2 V& z9 q* H: p6 z* d5 `! d/ p
; i2 b9 \8 l7 W6 W公仔箱論壇 邵宗澤說:“如果有機會的話,希望‘蛟龍’號能再對這個煙囪體進行調查,包括測量熱液噴口溫度,採集煙囪體、熱液流體和生物等樣品。” 5.39.217.77:8898" Z; ?) e& s3 f* F8 k! d
* X7 O5 E$ p7 w% c
除了煙囪體以外,海底高溫熱液區可以形成多種金屬硫化物,其中含有鉛、鋅、銅、金、銀等金屬元素且富集程度高,是重要的潛在礦產資源。 ( T' j9 ~1 K9 d6 A
) N. m9 k1 B7 J. ]6 Qtvb now,tvbnow,bttvb 當日,“蛟龍”號主要在龍旂熱液區北區及其以北約1公里內尋找新熱液區,在北區以北約200米發現了具有特定擴散形態的熱液流。科學家認為這表示附近可能存在熱液噴口。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n# Z) B7 a" T( k. @' k7 b% ^4 l
5.39.217.77:8898# _. t+ a7 T, c5 _# k
此外,“蛟龍”號回收了今年1月12日布放的熱液高溫探頭。據介紹,這個探頭連續21天記錄了熱液噴口溫度,科學家將分析其數據,以加深對熱液噴口的認識。 公仔箱論壇- `$ ]" \. o7 G8 [( K1 @
5.39.217.77:88981 z5 ?, d+ O. s& ~4 j
“蛟龍”號此次下潛還對龍旂熱液區中區進行了系統觀測,布放了4個微生物原位培養裝置,取得保壓熱液流體150毫升、近底海水8升和一些生物樣品。 5.39.217.77:8898: d& r8 V1 _2 A D# K
; ~% ^$ Z; V! u0 R( ]. @% Utvb now,tvbnow,bttvb “蛟龍”號目前正在西南印度洋執行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務,計劃下潛10次,於今年3月20日結束整個航次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