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水利移民第一縣 工程主要淹沒區 歷時半世紀動遷 河南淅川南水北調 40萬人揮淚離故土

水利移民第一縣 工程主要淹沒區 歷時半世紀動遷 河南淅川南水北調 40萬人揮淚離故土
* E+ i; S. M2 U% K- L2 Xtvb now,tvbnow,bttvb " e8 ?1 a: Z) Z1 R8 L2 R7 V1 O
5.39.217.77:8898- B! J( A1 _& s% H$ u) M

& |; v* u- B6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國大陸的河南省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也是工程主要淹沒區和移民安置區,更是河南唯一的移民遷出縣。淅川移民搬遷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歷時半個世紀,先後動遷40萬人,是中國水利移民第一縣。搬離故土,有老人忍不住跪倒在地放聲痛哭,更有人在不停地遷移中病逝。
& ^3 Z& S, h: ~' C/ Q' c( f/ ]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 u: ^& e. f) w; T
淅川歷史其實是一部移民史。1958年,丹江口大壩開工,淹沒了淅川1座縣城、14個集鎮,最為富饒的丹陽、順陽、板橋三川平原28.5萬畝耕地淹沒殆盡。《京華時報》報道,1959年,淅川首批2萬多移民支邊青海;1966年至1968年,淅川7萬多移民遷往湖北;上世紀70年代,隨著丹江水位的不斷升高,淅川再次移民……這次南水北調,淅川需要再次移民16.5萬人。
5.39.217.77:88989 ]' U4 c5 t9 |' H- }8 |
) {4 W# T) p0 j7 x9 v
漂泊一生未等到通水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j+ v; _6 }( ?% n8 {) e' Y# Q# g2 m

. k$ D* _; v" k0 u9 U% ntvb now,tvbnow,bttvb何兆勝見證了這幾十年的移民史。從1959年到2011年,在長達50多年的時間裏,因丹江口水庫的修建,何兆勝在移民搬遷的路上,輾轉三省四地,從血氣方剛到白髮蒼蒼,最終長眠異鄉。
& H) ~1 K, F% {% _8 [5.39.217.77:8898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 V: k* ^+ f5 U
1958
年,丹江口水庫開始修建。隨後,淅川縣從3萬多報名者中選出2.2萬多名青年男女,到安置點支援邊疆建設,23歲的何兆勝就是其中之一。在邊疆,高寒缺氧、氣候多變,甚至得個感冒就可能丟掉性命。無法適應高原環境,何兆勝一家老小沿著鐵路回到了老家何家莊。1962年初,丹江口工程暫停。肥沃的土地露出來,何兆勝滿心歡喜,以為從此可以在這裏安居樂業。
tvb now,tvbnow,bttvb! J) n% t- F4 u, _5 x- X

3 ]( R% ^7 {) {2 ~8 ?/ q0 J5.39.217.77:8898
兩年後,丹江口一期工程復工,淅川縣開始向湖北荊門、鐘祥兩地移民6萬多人。何兆勝一家7口再次啓程,遷往荊門十裏鋪的新家。由於不能融入當地生活,何兆勝一家再次回到淅川,當時他們呆住了——老家何家莊已長眠於水底。一行人只得沿江去上游拓荒。

! ^% H, H: f6 x$ L; j0 m
" a- G; h" W$ k% g* V
沒有地耕,沒有飯吃,沒有房住,移民們被納入政府管理,成了沿江村人。他們在荒地上種紅薯為生,蒸紅薯煮紅薯炒紅薯炸紅薯……後來何兆勝患上嚴重的胃酸病,再也不吃紅薯。之後,孩子們相繼成家,生活總算安穩下來。可是2005年,丹江口大壩加高。
2 u# F/ x0 Z1 g0 q&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1 E- X. O2 e2 s* X
蓄水水位提高後,將淹沒何兆勝的房子。淅川要再次移民16.5萬人,何兆勝又要移民。2011625日,沿江村開始搬遷。臨行前,75歲的何兆勝一語不發,不停地摸著帶不走的土狗。房前屋後,一圈一圈地轉。搬遷車隊過丹江、跨黃河,老人怔怔地望著老家的方向,跟兒女緩緩地說:「還是怪想老家。」從23歲到75歲,何兆勝一輩子飄零,只為了北京通水這一天,他在新村過了一個春節,沒有等到今年正式通水,在2012年深秋的一天離世了。
5 e) _- d! x& Y5 d' V8 ^8 p

5 o/ ?5 T6 {. G9 c( q$ B5.39.217.77:8898「北京渴 南水北調」5.39.217.77:8898. s! D7 _! G6 ]" U
tvb now,tvbnow,bttvb5 K& |; q: l$ C! X9 H0 q( o; {
何兆勝的背後,是從1959年至今淅川縣的40萬人大遷移。他們親手扒掉自己蓋起來的房子,鋸倒院子裏的老樹,賣掉一手養大的牛羊,放了相伴左右的老黃狗,蹲在殘垣斷壁前吃下最後一頓晚飯,清晨在祖宗的墳前長跪不起,泣不成聲,但最終,拉著小兒,攙著老娘,帶著對老家的無限眷戀踏上搬遷之路。有人忍不住跪倒在地、放聲痛哭。
1 S9 L; e' ?5 d; b5 b  R7 o5.39.217.77:8898
+ q! R4 T1 @( f5 C
就要啓程了,一位老太太帶領兒孫們跪在祖墳前:爹啊娘啊,我都八十二了,這麼大還要搬到千里遠的地方,心裏真不得勁啊!恐怕以後再也沒機會給你們送紙錢了……但當有人問淅川縣盛灣鎮姚營村91歲的老人:「大爺,知道為甚麼讓您搬家嗎?」老人回答:「北京渴!南水北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