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中國首獲國際海底富鈷結殼礦區勘探合同

5月2日電/富鈷結殼,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很陌生。不過,這種出產自海洋的礦產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其存在的環境也對人類認識海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日前在北京正式簽訂國際海底富鈷結殼礦區勘探合同,這標誌著中國在西北太平洋海底獲得的3000平方公里的富鈷結殼礦區已經完成所有法律程序。 tvb now,tvbnow,bttvb! u* ?( h4 o8 w* k& ]+ b. ~+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a9 z2 w" v0 Z  c6 _  {
  國際在線報道,富鈷結殼被認為是人類認知最少的礦區,對富鈷結殼礦區的勘探有什麼用?“蛟龍號”試驗性應用現場副總指揮李向陽介紹說:“富鈷結殼主要是指附存在海山斜坡上富含鈷、鈦、孽、鉑等多種金屬的海底礦物,這些金屬對國民經濟,整個社會發展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的。之所以叫它富鈷結殼,是因為這個礦物裡面含鈷的含量相對於陸地上的鈷,其它一般鈷的礦物的含量來說要高很多。” % X( A" s* N/ o, ^)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X# r2 H! {5 Y0 Y7 D7 T
  此次簽訂的合同礦區位於西北太平洋海山區,面積3000平方公里,由150個20平方公里的區塊構成,並限定在長度550公里、寬度550公里的正方形範圍內。 & c# |+ a' h9 J/ P! W
5.39.217.77:8898( B, j+ i) j8 }! `" n9 p# _7 ?
  根據合同,未來15年內,中國大洋協會將在該區域內開展資源評價、環境調查、采礦和選冶系統開發與試驗等工作,履行培訓發展中國家科技人員的義務,並在勘探合同簽訂後10年內完成勘探區面積三分之二的區域放棄,保留1000平方公里留作享有優先開採權的礦區。 # U5 x& E; G- Z; Y; l; r9 T

# K/ K% \9 k, z% U* L# d2 J8 y. I  據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金建才介紹,中國將以5年為周期,分三個階段進行勘探和開放。金建才說,礦區的環境研究對人類認識海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中國在勘探的過程中也將切實做好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
) {7 M; X2 Y0 m% d) C: l" x5 otvb now,tvbnow,bttvb$ Y$ z7 J* S! H8 `' G
  “我們要提高對這個合同區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這方面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特別是對海山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提出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
( h; s0 [3 @! j4 x' E- f1 m' ztvb now,tvbnow,bttvb
1 y# `/ k4 p2 y2 Z! a  截止目前,國際海底管理局共收到來自各國的26份礦區申請,其中已簽訂勘探合同或獲得核准的有19份,其中僅有兩份是富鈷結殼礦區,分別由中國和日本申請。富鈷結殼所含的金屬,主要是鈷、錳和鎳,用於鋼材可增加硬度、強度和抗蝕性等特殊性能。在工業化國家,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鈷消耗量用於航天工業,生產超合金。這些金屬也在化工和高新技術產業中用於生產光電電池和太陽電池、超導體、高級激光系統、催化劑、燃料電池和強力磁以及切削工具等產品,其用途十分廣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