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gracechanstuart 於 2014-1-23 03:18 PM 編輯
美麗的貓頭鷹II:灰林鴞
灰林鴞(學名:Strix aluco)是一種結實及中等身形的貓頭鷹,普遍分佈在歐亞大陸的林地。下身淡色及有深色的條紋,上身呈褐色或灰色,已知11個亞種中有幾種不同的色型。一般會在樹孔中築巢,並會保護鳥蛋及雛鳥。灰林鴞不遷徙,有高度的區域性,雛鳥若離開父母後若不能找到領土就要面對捱餓的可能。
灰林鴞是夜間活動的猛禽,主要獵食齧齒目動物。灰林鴞會從高處俯衝下來捉住獵物,並將之整個吞下。夜間以視覺及聽覺捕捉獵物,飛行時幾乎沒有聲音。灰林鴞能夠捕捉較細小的貓頭鷹,但年輕的灰林鴞有可能反被雕鴞、蒼鷹或狐狸等獵殺。
雖然灰林鴞的夜間視覺很強,但對顏色的分辨卻沒有人類的靈敏。灰林鴞的夜間習性及怪異的叫聲,使人往往將其與死亡及不幸相聯繫。
色型
灰林鴞指名種有兩個不同的色型,其中一種的上身呈紅褐色,另一種的則呈灰褐色,也有介乎於兩者的。這兩種色型的下身都呈白色,布有褐色的斑紋。
雖然兩種色型的灰林鴞在歐洲大部份地區都可以見到,但紅褐色的會較多在潮濕的西歐出沒,而灰褐色的則會多在東歐出現,在最北的地區,則所有灰林鴞都是灰色的。
西伯利亞及中亞的亞種呈白色及灰色,北非品種則呈深灰褐色,而南亞及東亞種的面盤上有寬條紋。西伯利亞及斯堪的納維亞亞種比西歐亞種大12%、重40%及翼展闊13%,根據貝格曼氏規律估計,北方形態一般都比南方的大。
灰林鴞的羽毛顏色是遺傳而來的,研究發現灰褐色的灰林鴞繁殖成功率較高,免疫系統較強,體內的寄生蟲較少。灰林鴞交配時並不會選擇毛色,故此減低了逆選擇的壓力。
紅褐色的灰林鴞較多在密林出沒;而根據格洛格氏法則,較淺色的灰林鴞會在較冷的地方出沒。
外形特點
灰林鴞是一種壯健的鳥,體長37-43厘米,翼展達81-96厘米。頭大而且圓,沒有耳狀羽,圍繞雙眼的面盤較為扁平。灰林鴞是兩性異形的,雌鳥比雄鳥長5%及重25%。
看吧! 任何生物的幼兒都是好可愛啊!
同多數貓頭鷹一樣,由於灰林鴞的羽毛表面較軟,因此飛行時幾乎沒有聲音。灰林鴞與同區域其他貓頭鷹在身長大小、外觀及翼展上有差異。烏林鴞、雕鴞及長尾林鴞有着相似的外觀,其中雕鴞的體型最大。
看吧! 任何生物的幼兒都是好可愛啊!
與鴿比較下的視場。
灰林鴞的眼睛在頭部的正面,兩眼的視覺範圍重疊了50-70%,因此其立體視覺比日間出沒的猛禽更好。灰林鴞的眼睛很大,呈管狀,視網膜上僅有一個中央窩,同許多夜行性的貓頭鷹一樣,灰林鴞僅有視桿細胞而沒有視錐細胞,因此擁有很好的夜視能力。
灰林鴞的視網膜上每平方毫米約有56000個視桿細胞,以前以為它可以看到紅外線的部份,但其實它的視覺敏感度與人類的差不多,已經達至陸生脊椎動物視網膜解像度的極限。
貓頭鷹的視網膜只有一個中央窩。
灰林鴞的兩隻耳朵有不同的結構,分佈位置不對稱,用以加強聽覺定位。在頭顱骨內的管道連接着鼓膜,兩耳的聲音會於不同時間到達鼓膜,令牠可以判斷聲音的來源。一般左耳孔較右耳孔高及向下傾斜,有助於增強對由下而來的聲音的敏感度。
兩個耳孔都是覆蓋在面盤的羽毛下,這些羽毛輕軟細密,可以讓聲音穿透,還有皮膚亦可以控制這些羽毛。耳朵的內結構有大量的聽覺神經元,令灰林鴞可以聽到低頻率的聲音,如獵物因在草叢中移動所造成的震動。灰林鴞的聽覺比人類的強10倍,可以只憑聽覺在夜間獵食。不過大雨卻會影響牠們的聽覺,雨季時往往難於獵食。
灰林鴞會發出咕咕聲,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就在喜劇《愛的徒勞》(Love's Labour's Lost)中形容過這種叫聲(第五幕第二場):「大眼睛的鴟鴞夜夜高呼:哆呵!哆喴,哆呵!它歌唱着歡喜」。
灰林鴞的這種叫聲是一種二重唱,雌鳥會發出「哆喴」的叫聲,雄鳥則以咕咕聲來回應。雄鳥的叫聲會反映其健康狀況,比如當少用高頻的時候,顯示血蟲負荷較高。若使用較有限的頻率時,表示視對方為入侵者。
看吧! 任何生物的幼兒都是好可愛啊!
科學分類
灰林鴞最初是由卡爾·林奈(Carolus Linnaeus)於1758年在其《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的著作中描述。
看吧! 任何生物的幼兒都是好可愛啊!
其學名是來自「貓頭鷹」的希臘文,及「褐色」的意大利文。
灰林鴞屬於鴟鴞科的林鴞屬,其最近親是漠林鴞,而其北方的鄰居有長尾林鴞及北美洲的橫斑林鴞。更新世早期至中期的Strix intermedia有時會被認為是灰林鴞的古亞種,或是其直接祖先。
看吧! 任何生物的幼兒都是好可愛啊!
灰林鴞的亞種分辨不易,主要是根據環境氣溫、棲息地的顏色及獵物的大小來形成。現時共有10-15個亞種已被描述。以下是已經確認的亞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