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嫦娥三號取得階段成果:觀測到23顆星象

1月17日從國防科工局獲悉,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面工作期間,肩負科學探測使命的各台有效載荷性能穩定,開展了“觀天、看地、測月”的科學探測活動,獲得大量探測數據。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和中國科學院為嫦娥三號任務組建的科學應用核心團隊以及有效載荷研制單位,對獲得的探測數據進行初步分析,取得階段成果。5.39.217.77:8898% x- i/ h: f6 C. K+ p7 [8 ^

+ Y4 A1 L. j; o5 p) T月基天文光學望遠鏡成功採集天文圖像。月球因其獨特的空間位置和環境,是天文學家夢寐以求的天文觀測場所。嫦娥三號著陸器上的月基天文望遠鏡,在近紫外波段對各種天體變源的亮度變化進行連續監測,觀測到23顆星象。經過對圖像數據進行儀器效應改正以及背景扣除等工作,還原了位於天龍座的不同天區在近紫外波段的真實星空圖像,並通過信號提取以及與光學天圖、星表比對,測定了目標天體的天球坐標。
; i' G5 L2 x# r( @' v5.39.217.77:8898
4 Z; X0 F( a* w$ ?% z# w$ E! M: c. Btvb now,tvbnow,bttvb極紫外相機成功獲取地球等離子體層觀測結果。嫦娥三號落月後,在月球上看到了地球等離子層的全貌。嫦娥三號著陸器上的極紫外相機對地球等離子體層進行極紫外成像探測,研究地球空間環境的變化,實現“看地”。經過對數據進行消除噪聲等處理,得到了極紫外相機對地球等離子體層的觀測結果。通過對地球周圍的等離子體層產生的輻射進行全方位、長期的觀測研究,獲取地球等離子體層圖像,有助於豐富人類對地球等離子體層結構和動力學演化機理以及太陽活動對地球空間環境影響效應等的認知。5.39.217.77:88989 {; R+ I" d8 }# c2 K+ h- }+ E, M4 ?& s
tvb now,tvbnow,bttvb( Z1 R$ m; e7 Y% |1 f( D% j
多方位測月。“玉兔號”月球車上的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光譜儀和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等四台有效載荷均已開機進行了探測。全景相機在多點對著陸器進行成像,並對巡視器周圍月面進行360度環拍,獲取了多幅圖像數據。測月雷達獲得兩個通道探測數據,分別探到了月表下140米內和10米內的淺層結構,可看到明顯分層。紅外成像光譜儀獲取的月面目標圖像清晰,光譜特征明顯。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對月面元素進行了探測。經初步分析,可識別出鎂(Mg)、鋁(Al)、硅(Si)、鉀(K)、鈣(Ca)、鈦(Ti)、鉻(Cr)、鐵(Fe),鍶(Sr)、釔(Y)和鋯(Zr)等11種元素。5.39.217.77:8898/ z& k7 h/ x5 Q( k+ D' w+ Z) S

: p: S% G. V2 v& _# |% s1 W+ itvb now,tvbnow,bttvb這些科學探測數據為建立巡視探測區地形地貌、地質構造,物質成分和淺層結構於一體的綜合地質剖面,以及區域地球化學與構造動力學研究打下了基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