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的生理現象,一般無害;但醫師指出,若滿月時黃疸未退,可能為膽道閉鎖等病理引起,應進一步檢查。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李一賢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中指出,台灣人的體質常會造成新生兒黃疸超過2星期,哺餵母乳更可能延長;但此類黃疸對人體不會有傷害,臨床上只需照光觀察即可。
E* z& Q" @( S Atvb now,tvbnow,bttvb李一賢指出,另有一類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是因某種疾病所引起,必須找出病因對症治療;特別是由膽道閉鎖所引起的黃疸,嚴重者可能導致肝硬化,應特別注意。tvb now,tvbnow,bttvb2 K1 l+ h! F# q
他說,膽道閉鎖是一種發生在新生兒的漸進性肝外膽道病變;但在母乳哺育率提升的同時,卻常被誤以為是母乳性黃疸,而延誤開刀治療黃金期。據一項針對2004年至2010年的醫學統計文獻資料,台灣人的膽道閉鎖發生率為每1萬人中約1.5人,高居全世界第2名,病因仍有待探討。
! q5 A2 j1 L6 J: Y% E9 z: ~ k李一賢指出,台灣自從2004年起推廣新生兒大便卡,藉由大便顏色比對做初步篩檢;但仍有約30%的膽道閉鎖兒,未能在出生60天的治療黃金期內被篩檢出。建議寶寶若出生30天仍黃疸未退,就應接受抽血檢測,以免延誤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