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記錄板間人生 秦偉:住屋是人權和尊嚴

記錄板間人生 秦偉:住屋是人權和尊嚴5.39.217.77:8898( o8 l" s, i6 ]8 \4 ^9 R' Q
tvb now,tvbnow,bttvb2 }" ~& Q, l7 v9 D+ L. Q
公仔箱論壇. ?9 v1 `+ L. ?6 g. E3 Y' j
5.39.217.77:88987 R: B7 l5 A; _  x7 z: P

6 k( b* l3 D( `+ d; k5.39.217.77:8898公仔箱論壇4 u4 i. X* v5 l1 Z
孟加拉童工、柬埔寨垃圾山、菲律賓墳場搭建屋......過去十幾年,攝影師秦偉走訪東南亞不同城市,以紀實手法拍攝赤貧人民的日常生活,照片撼動不少觀眾的心靈。最近,他把焦點回歸本土,花上逾年時間,把香港板間房居民的生活以及封閉的精神狀態,透過底片呈現於港人眼前,並推出攝影集為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籌款,呼喚港人除了物質支援,也要關注赤貧人士的精神健康。「住屋是人的人權和尊嚴!」秦偉向《主場新聞》記者強調,他眼中孤獨而薄弱的《板間人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c) s6 e/ M, V# r  f1 ~
5.39.217.77:88982 i5 k) O! y) t% c4 C& j
多年前在法國藝術學院學成回港的秦偉,97前在香港主流媒體當過新聞攝影記者,見盡香港瘋狂炒賣、只爭朝夕的最浮誇和最「倒胃口」的一面;97後他游走於東南亞各城市,紀錄城市中最底層的貧民的生活。
! }% I1 ^$ I. M2 E4 G
: U( z' L3 I& Z這次,花了1年多做資料搜集,在深水埗兩棟大廈的板間房內與被拍的居民交流,秦偉說,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那種「唔同人傾偈、就算傾都唔想講以前啲嘢、唔開心、好多挫折、處於抑鬱狀態」的精神面貌。公仔箱論壇; d  a! T- l. ?; B$ q2 y
5.39.217.77:88980 t1 z7 i- O, K9 L) u, f
秦偉提起了張先生。張先生正值中年,8年前因為惡菌入侵而需要截去右肢,由原本龍精虎猛的人,突然跌到低谷,「命運弄人!」秦偉在慨嘆之餘,提醒張先生他仍然十分精壯,一定可以重新規劃人生,令張先生抬起了本來垂得低低的頭,透出一絲希望。tvb now,tvbnow,bttvb7 d2 r% E+ F9 \  H$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8 w& x7 b: S8 A: N& [2 k

; k5 }# V6 V9 P; y1 o# F1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秦偉% d1 {; S4 |/ _$ q6 K- `

, M5 M5 `; `2 E, M# Q2 I5.39.217.77:8898封閉而孤單的板間人生
; s4 D/ O: m" L, y8 p2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 s5 O; w% G  d3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y5 I' R* u$ h2 S! F花了1年多做資料搜集,與被拍的板間房居民交流,秦偉說,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那種「唔同人傾偈、就算傾都唔想講以前啲嘢、唔開心、好多挫折、處於抑鬱狀態」的精神面貌。(圖:受訪者提供)
4 y. }- i% ?! n' m, I7 `. f5 J秦偉在《板間人生》中想帶出的,就是這種意念:
5 y7 {2 ^: k+ z# M0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 L, t; s公仔箱論壇
「政府有沒大資源支援這些人?有好多時不是只用『剩餘模式』(的金錢支援)就可以解決到貧窮問題,情緒支援其實更重要。」
; g- S! X0 I8 U: P/ q6 t- `- ^# J
6 M0 j8 `+ ^' z+ `+ X
過去經常以黑白照片記錄亞洲不同地區的貧窮,秦偉今次選擇用彩色底片,並以最真實的燈光色調,加上紀錄片的場景語言和主觀鏡,娓娓道來香港板間房居民那種封閉、孤獨、被困住的生活。
$ z7 G5 d' s0 o9 h
「(這組照片)帶有紀錄片語言,因為你是跟時間流序去掀開(本書),(照片排序)會交代個時間,我們會睇到成組相的人物都好孤單、好孤獨的生活,所以我叫《板間人生》就係這個意思,他們一個房一個房有他自己的生活世界。」
- i7 W' b9 ?* @8 _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4 A3 [, ^1 U2 u% l
在色調方面,秦偉強調,他不會用外來光源,包括閃光燈,因此拍攝時要對色調很敏感,因為不同光源都有不同色溫,色溫是物理現象,平時眼睛會自己調節,但底片就未必會自行調節,因此在舊式光管下拍出來的照片顏色會青青藍藍,「係唔『起』嘅啲顏色」。9 ~, i" L+ b+ G; r7 e9 t5 r4 ?

' `- j) L! e/ A5.39.217.77:8898他們不知道,自己看的顏色比人少
  Y/ M/ _. S- x0 r) O- E1 B2 n公仔箱論壇
「有個婆婆間房,(照片的)色溫係很低,因為她的光管很老化、婆婆很省錢,個房又好細,其實我都影不到甚麼,旁邊有張很簡單的膠凳,婆婆連床都不用,因為她說太多木虱,所以丟了床,唯有晚上睡在膠凳上,就這樣倚著(睡)。想像一下,這個房根本就沒有顏色,最諷刺的地方,唯一最鮮艷的地方是電視機映出的顏色,(電視旁邊是)婆婆先生的一張遺照,好端正地擱著...... 其實有些傷感,沒有傢俬。我們看到,他們的生活條件好簡單、薄弱。」公仔箱論壇, H* p8 z! D8 g$ z3 w& R. i' }) F

0 W7 Q- g& X+ ]% q0 @4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次重新凝視自己土生土長的城市,秦偉表示,他傾向較少用感性的角度看事物。他指一些人或會覺得孟加拉的童工或柬埔寨生活在垃圾山的的家庭更慘、更赤貧,但他希望今次能以較抽離的角度去探討,香港的貧窮問題不只是在物質上,「我想去探討貧窮所帶來的精神傷害」。拍攝過程中,他一邊做一邊反思,香港的赤貧問題其實可以避免,問題成因很多時候是來自政制,香港社會應該反思一直信奉的新自由主義和菁英主義。
! S6 L9 h+ w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拍攝)初時會覺得,我們是窮,但沒有菲律賓那麼窮吧;但慢慢再深入走一步,你會發覺,原來不是,我們的赤貧問題原來是可以避免的。很多時可能是政制上的問題,原來有原因,是不是我們過度信賴自由資本主義社會呢?是不是我們過度信賴所謂的菁英主義呢?」
* F" w' K4 B* g. w- o5.39.217.77:8898

# ]+ I2 N+ p4 I% }tvb now,tvbnow,bttvb對付貧窮 應先反思新自由主義& u! i, w/ I, q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0 r, N/ u/ N7 Z6 C  P
到過亞洲很多不同地區拍攝低下階層生活的秦偉,1997年之後遊歷亞洲各國,發現相對於歐洲的文化,亞洲的文化其實十分精彩,卻受殖民主義傷害很深,認為對殖民主義沒有覺醒,而懷緬殖民時期是很危險的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Q  N5 O$ L$ s0 |3 e
「亞洲是很受殖民地傷害的地區......例如菲律賓,幾淒涼 ── 我唔知香港會點呢,如果英國殖民地政府好成功,(中國)冇收回香港,將香港個名改做依麗莎伯 ── 因為『菲律賓』個名係來自於一個西班牙皇帝Philip,你諗下係幾糟糕的事,幾難堪。即是我們對殖民主義這回事,如果沒有覺醒,是很危險的。我們要嚮往自由、民主、開放的公民社會,但我們不要懷念假的現像,所謂殖民時期的事。」
  P4 ~' D0 c" F* P& X. |( W( B5.39.217.77:8898
5.39.217.77:8898/ [9 P) u" _# d1 d
即將於本月17日出版的《板間人生》。(圖:受訪者提供)
" p, Q% t/ r6 {& b1 H0 Ytvb now,tvbnow,bttvb
8 k! P/ G" V- Y$ c公仔箱論壇秦偉今次選擇用彩色底片,並以最真實的燈光色調,加上紀錄片的場景語言和主觀鏡,娓娓道來香港板間房居民那種封閉、孤獨、被困住的生活。(圖:受訪者提供)
! |. i$ e* J- ]6 v*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1 h* y: V; ?7 Z$ f3 I
「(這組照片)帶有紀錄片語言,因為你是跟時間流序去掀開(本書),(照片排序)會交代個時間,我們會睇到成組相的人物都好孤單、好孤獨的生活,所以我叫《板間人生》就係這個意思,他們一個房一個房有他自己的生活世界。」秦偉說。(圖:受訪者提供)
, g. T5 G8 Z8 G. [5 g0 @+ @4 k5 t1 r5.39.217.77:8898
$ V- }/ v- S  R, x, m% z公仔箱論壇見另稿:秦偉 — 踽踽獨行的攝影藝術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