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落幕的歐洲臨床腫瘤醫學會(ECCO)發表多項大腸直腸癌大型臨床研究報告,其中FIRE-3 study研究證實,轉移性大腸癌患者使用標靶用藥前應先接受基因檢測,才能協助醫師替患者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以個人化治療增加整體存活率。
4 t2 z6 l+ c [8 I0 U% h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外科部部長王照元表示,大腸癌發生率一直高居10大癌症之首,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每年新增1萬4000多名患者,這些患者過去使用傳統化療及標靶治療前,必須先做KRAS基因第2外顯子檢測,來預測標靶藥物療效,現在更新的觀念是需再加上KRAS 第3與第4外顯子及NRAS基因檢測,才是更完整的個人化治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_7 i2 M& a4 i- Z+ M; v, k! N" m( C
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冠德說,歐洲臨床腫瘤醫學會發表的最新分析顯示,如果患者體內所有RAS基因都沒有發生突變,則先投以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做為第一線治療,會比新生血管抑制劑的整體存活期多增加7.5個月。這些科學證據顯示,依據基因檢測結果來選擇大腸癌患者的第一線標靶藥物是最佳治療策略,也是將來的趨勢。
2 A, A, o" r [6 [3 s「依基因檢測來選擇正確用藥」的觀念應用在臨床上,是目前醫療新趨勢,即使是大腸直腸癌已發生轉移,透過KRAS基因檢測,仍可選擇有效的第1線標靶用藥,讓中位存活期可達33.1個月,比過去進步許多。
, R4 Y! Y9 T+ n# e3 |8 j5.39.217.77:8898王照元強調,台灣大腸癌的治療觀念一直在突破,將標靶用藥使用在第一線,將可減輕患者的體力負擔及增加治療意願,所以轉移性的患者也別輕言放棄,年滿50到74歲民眾更應多利用免費的成人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遠離大腸癌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