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8屆三中全會,預定9、10月間在北京舉行,這次中共中全會早已內定,要制定出新一輪改革方案。而新一輪改革方案中,備受關注的政治體制改革,將有老口號而無新內容,改革的焦點,放在經濟體制改革上,而又把社會體制改革,拉出來與經濟體制改革搭配。 自去秋中共18大以來,圍繞中共18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方案,中國社會左右兩大陣營、中共黨內各特殊利益集團,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惡鬥。惡鬥的主要結果,就是放緩「全面改革」步伐,將政治體制改革束之高閣,換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以及推動部分社會體制改革,以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搭配。 北京官場傳出的說法,即將拍板的新一輪改革方案,要打出一面「建立規範、高效、公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旗,以之與中共18大提出的小康社會和翻兩番的大戰略目標相勾聯。而在社會體制上,則有配合經濟體制改革的相關制度革新,如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民眾權利保障的制度安排等等。 這次中共領導層未能舉起政治體制改革的大旗,而以經濟體制改革為核心,對此中國內外有很多人失望。但必須看到,今天的中共領導層,以維持中共的執政地位為核心任務,既要把中共黨的利益擺在頭等大事,則不可能也不敢啟動有可能動搖中共執政地位的政改。 同時,實力強大的多個特殊利益集團,也不斷在敲打中共新的領導層,令其不能有「出圈」之舉。是以,上屆領導層中還有溫家寶的政改一家之言,這次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可能將集體沉默。 反過來,由於無力政改,反而在經改上要多走一步,這可能是現有歷史條件下,必然的選擇,對當下的中國經濟來說,可能反倒是福音。這是因為,改革「頂層設計者」認定,受改革複雜性增加和利益集團干擾,說不提政改,經改步伐已有放緩,部分體制僵化、束縛經濟發展潛力釋放的問題極為突出。 於此,經濟首先是要發現新動力,為今天的經濟要找到新活力,所以要發展宏觀的、更開放的經濟體系,要創造微觀的經濟活力。要實現這一構想,也只能在經濟體制上入手。中國建設市場經濟體制已逾20年,但不僅還沒有形成全國性統一的大市場,也沒有形成平等競爭的公平市場,更沒有形成對內對外都具開放性的市場。所以新一輪改革,要重構更市場化的經濟體制。 要實現以上兩點構想,切入點還在政府,所以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將是改革的突破口。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資源配置,成為這方面改革的主攻方向。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成為改革的大重點。 至於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具體進程,又將兵分多路,重點圍繞重畫中央與地方利益的政府事權、財權畫分的財稅體制改革,圍繞建設新型城鎮化的系列改革,以及由利率、匯率市場化為主的金融體制改革等,分兵合圍。 新一輪改革聚焦經濟,但在深化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下,在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配套下,當局不能不把社會體制的改革創新,推上台來。這一方面原因是經濟體制改革要深化改革,必然提出社會體制改革的要求,比如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不解決戶籍制度的改革,根本就寸步難行。因而改革方案將透過社會體制改革創新,試圖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試圖增強社會發展活力。 另一方面,與經濟體制改革定下一個重要目標,要適度分利於民,讓民眾多少享受到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社會體制的改革,也要化解官民矛盾、鞏固執政體系為主要目標。於此,社會體制改革會提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透過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各方面權益的口號。但目前這些改革,都只停留在口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