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降低孕婦乙型鏈球菌感染 益生菌有效( d/ R4 H- p' W- Y1 P' s- G) ^
5.39.217.77:88982 D; e3 \; r2 M1 h; {1 M% S, ?( c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項於週六(3/16)發表在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年度大會口頭報告的研究發現,兩株名為GR-1及RC-14的益生菌可以有效降低孕婦乙型鏈球菌的感染。這項結果有助於減少孕婦感染乙型鏈球菌後對新生兒可能造成肺炎、敗血症、腦膜炎和死亡的風險。tvb now,tvbnow,bttvb/ |' r+ p8 B5 O! p( M
公仔箱論壇; x" _# x6 J/ q& ?9 u/ P8 r
根據國內其他研究調查指出,台灣孕婦產道帶有乙型鏈球菌之檢出率約18 %,而新生兒感染致死率約10%至13%,感染後造成神經系統後遺症者約15%,且需長期提供醫療照護。主持這項研究計畫的中國醫藥大學婦產部何銘醫師表示,目前主要是採行「孕婦全面進行乙型鏈球菌篩檢」及「產程中使用抗生素治療」等預防性的策略。然而,即便可以用普遍篩檢和產程中預防性抗生素治療的處置,最近的臨床數據顯示,約有40%-50%受到乙型鏈球菌感染的孕婦無法在產前獲得至少4小時的預防性抗生素治療,特別是在急產的狀況下往往來不及施打。因此,新生兒受到乙型鏈球菌侵入感染而想藉由產前預防性抗生素治療,是不容易達到的。
2 V+ E3 H" ? q N$ d/ u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D5 _" h. ^: D# e5 b) l5.39.217.77:8898 這項研究針對100位乙型鏈球菌篩檢呈陽性反應的孕婦,以雙盲、隨機的方式給予口服的安慰劑及GR-1和RC-14這兩株益生菌,結果發現,益生菌可以應用於懷孕35週後的乙型鏈球菌帶原者,並明顯減少孕婦54.1%乙型鏈球菌的帶原。以此推論,懷孕期間因感染所導致的絨毛膜羊膜炎、早產、新生兒敗血症等問題就可以減少,同時也可減少媽媽產後感染的機會、促進傷口癒合以及增加產祳期的舒適感。但是,這些結果還需要再建立新的研究模組及較大的樣本數來進行確認。
5 H9 C9 M: j9 n1 t4 k O! l4 O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U* D3 W$ b. B/ ^, z: U& s
何醫師表示,目前實行以「孕婦全面進行乙型鏈球菌篩檢」及「產程中使用抗生素治療」的預防模式雖然在新生兒早發型感染上已見獲得大幅的控制,但因急產、藥物過敏及抗藥性問題等仍然有所限制,如果能加上微生態平衡的觀點,促進形成以乳酸菌為主的腸道與陰道菌叢,或許在孕婦乙型鏈球菌的感染控制上有機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