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逐漸消失的人口紅利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15至59歲勞動力人口首度下滑,但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斷攀升。過去30年扮演中國經濟快速成長重要推手的「人口紅利」,面臨增速減緩的考驗,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也必須做出相應調整。2013年中國農曆春節將於2月24日元宵節後正式畫下句點,大批返鄉過節的農民工紛紛啟程回到工作地,開始新一年的打拚。
! Z9 P6 d. e! ~. X$ m4 g公仔箱論壇然而,近幾年工人大規模移動的規律在近幾年逐漸出現變化。部分地區的工人在春節過後,選擇留在家鄉打拚,節後返工率低於預期,使得包括廣東、安徽、武漢等地紛紛打響招工爭奪戰。
1 a9 w( Y9 k3 m根據廣東省市人社部門發布的統計,今年廣州節後用工缺口約為11萬人,惠州市預計缺工人數至少8萬人,廣東全省缺工人數最高可能達到120萬人。
: f- \, n9 {4 a% G6 b, N, |+ Ytvb now,tvbnow,bttvb粵缺工人數飆120萬人
; Z7 x3 X" R1 ~3 d! [$ z'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另一個製造業聚集的深圳也不樂觀。據深圳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處處長高祖明統計,跟去年相比,今年深圳缺工人數高達20萬人,其中又以來料加工類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普通工人最短缺。
2 c7 _8 J' K. g" X' R1 t* B6 V& Q公仔箱論壇浙江寧波一家科技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朱永和指出,「由於工人回流的比例偏低,我們只能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招聘上,無力將人才培養工作向績效考核、個人發展延伸,形成了用工上的惡性循環。」" K# y" j; {1 n. y, R+ `
事實上,除沿海城市生活成本愈來愈高等多重因素,大陸中西部城市的快速發展,讓許多打工族不願離鄉背井,到沿海城市打工。此外,去年大陸勞動力人口首度出現下滑,則是另一項警訊。
. i5 Y* `  U/ W, L6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大陸15到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9.37億人,與2011年相比,勞動力人口下降0.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2012年大陸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1.9億人,占總人口的14.3%,比2011年提高0.59個百分點。  j  b* }' [8 H* @9 t7 e2 n
對此,大陸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認為,這是相當長時期以來,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量的第一次下降。由於人口和勞動力的供給波動變化是長期的,這也意味著,中國人口紅利正出現轉變。預計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至少在2030年以前,會穩步、逐步有所減少。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e. m1 ^* B$ s
需由勞動轉為技術創新
; W, y! }7 R. ptvb now,tvbnow,bttvb新華社則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張翼分析,自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在充分利用人口紅利下,中國成為世界製造業的中心。隨著人口紅利的變化,必須調整相應的政策和策略,由勞動密集型轉為技術創新型。5.39.217.77:8898+ e6 ?' E9 X# Q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也認為,人口紅利消失,將使中國製造業必然經歷嚴峻的調整過程。
* y( U# D+ @# f+ O9 b& V0 G9 u5.39.217.77:8898蔡昉說,有人擔心中國會出現東亞經濟體歷史上發生過的「雁陣模式」(台稱:雁形模式),即一個國家或地區勞動力成本提高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開始轉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或地區。
2 y: C( @$ q: P8 f5.39.217.77:8898蔡昉指出,中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大規模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的可能性不大。作為一個地區發展不平衡的龐大經濟體,勞動力人口減少,可以進一步推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加快從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0 }6 w" l: t5 [' I6 f
蔡昉也認為,在勞動力成本優勢消失後,產業結構的根本性調整,與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需要依靠科技進步等因素,但最終需要依靠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使生產效率高的企業得以生存和壯大,而低效率企業則被淘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