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景點] 在鹿東社區 把美景框進心底

藝術家及村民創作互動相框藝術,可從不同角度看到村裡池塘風光,老房子、老樹和鴨鵝等。(攝影/梁雅雯)
走進嘉義縣鹿草鄉鹿東社區,映入眼簾的盡是綠油油的稻田、成排古色古香的三合院、柳樹、榕樹成蔭的社區魚池,池邊有許多雞、鴨、鵝,近4年來居民們為美化社區,設有大相框及現代榖倉等,自然又別具巧思的設置,成為拍照、散心的新興私房景點。 多數鹿東社區民眾以務農維生,沒有過度開發的商業氣息,除了自然美景,每一個社區藝術都有大家為美化社區、傳承傳統一起行動的回憶,居民濃濃人情味及樂活的生活態度,讓人有進入世外桃源的驚奇。  v* s* d! t3 A0 m( a! F# f
5個「相框」 守護社區東西南北中5.39.217.77:8898/ Y# P) N( K+ M2 b
公仔箱論壇, p( U! J/ J9 Q0 c7 _7 C
藝術家及村民創作互動相框藝術,可從不同角度看到村裡池塘風光,老房子、老樹和鴨鵝等。(攝影/梁雅雯)
鹿東社區內,5個風水最佳位置,都設置居民們發揮創意,和藝術家一同完成的5個「相框」概念的裝置藝術,象徵各自守護社區的東、西、南、北及中營,包括鐵製仿真大眼鏡、涵管窺天、懷舊互動相框、雙鐵框架、舊窗框等,以廢棄物再利用,既環保也保留古樸感,讓藝術自然融入社區。* E# c: R/ }" U9 ~

) h3 m$ Q  L! k/ z5.39.217.77:8898
藝術家及村民取井底蛙以管窺天的概念,創作趣味十足的相框藝術。(攝影/梁雅雯)
仿真大眼鏡是由社區居民所戴的大粗框眼鏡發想,社區鐵工將一條大鐵條,以一體成形的方式折出長、寬近2公尺,且可摺疊的活動式大粗框眼鏡;再以廢棄涵管彩繪上青蛙,取井底之蛙以管窺天的寓意創作,增添互動趣味。5.39.217.77:8898- F* e3 e9 Y  o
任何方向 都有景觀都是風情
2 |# K* G8 s# c# x  ?村民也將老舊的廢棄窗框廢物利用變成藝術品,將支架直接架在池塘邊,以不對稱的高度呈現藝術感;透過兩個長方形的鐵框,觀看相框裡古色古香的鄉村風光、池邊白鵝、小鴨、柳樹、百年榕樹等,別有一番風情。
# ?7 ?2 e* q; O) ztvb now,tvbnow,bttvb鹿東村長陳重安表示,透過不同的相框,任何方向都有不同景觀,就像一張張相片怎麼看都美,歡迎大家來鹿東社區一「探」究竟。! ~3 V- p# d, f5 r8 H5 N3 L& x  ~* b# B
埤頭堀 涸魚文化祭在10月
- S2 b. `+ b0 ]. t, F4 ?鹿東社區一年一度的大事,在每年10月的埤頭堀文化生活圈涸魚文化祭,以手網等方式捕魚,讓年輕人了解涸魚的由來及意涵,傳承社區「共享」的傳統,大家一起將埤頭堀裡捕撈起的魚烤來吃。
  ^. o; M9 c0 a" Y8 P5 stvb now,tvbnow,bttvb村民說,埤頭堀是天然埤塘,占地0.97公頃,池裡的水都來自雨水,鹿東村人稱為「天公堀」或是「公堀」,早期公堀閒置且髒亂,長期無人願意踏入,95年鹿東村長陳重安當選後,積極規劃美化社區,號召村民在4年前將公堀整理、美化,3年前開始利用氣候較適中的10月舉辦涸魚文化祭。* R9 T" o) m' f
消失多年的傳統 榖亭畚再現
2 P( E# }0 _/ o8 ~( S" y
% i4 ~" ?4 q4 _- a
嘉縣鹿東村民夜搭「榖倉」重現農村特色。(攝影/梁雅雯)
鹿東民眾也無償出地、出力、花時間搭建社區休息空間,閒暇時就會前往聊天,有次大家聊起消失多年的傳統榖倉,希望重建,由村長號召數十名村民利用晚上農閒時間,花了3個晚上,重建起1座兒時記憶的「榖亭畚」,大家意猶未盡,又搭起第二座。% w" ^: j# m- E; k* q& l
「希望讓後代子孫了解先人生活的智慧!」陳重安說,前人以竹子、茅草搭建榖倉,並塗上牛糞等,最後再抹上一層石灰,可使儲存的榖物免於雨淋日曬,不會受潮,圓形建造也可防止老鼠爬進榖倉,如今村民合搭的榖倉,以鐵皮搭建較堅固,且在榖倉內加裝椅子,讓村民閒暇時能來聊天講古。公仔箱論壇3 Z; R4 b' d( x' b8 W! t/ Z# n

- X, @6 W! z0 L2 `5.39.217.77:8898
) ]* H& |$ F6 s1 V& x: G5 w

1

評分次數

  • civicboy196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