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百名癌症死亡患者中,有20人死於肺癌。亞太肺癌大會發表研究,新一代標靶藥物Afatinib可讓腫瘤明顯縮小,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無疾病存活期,幾乎是一般化療的兩倍。 該項研究共有249名亞洲肺癌病患受試,台灣有台大、北榮、林口長庚、嘉義長庚等醫學中心參與臨床研究。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指出,相對於其他癌症,肺癌屬於較棘手的腫瘤,關鍵在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細胞常出現基因突變,讓腫瘤細胞在化療及他藥物治療時,不容易凋零。 蔡熒煌解釋,一旦基因突變,就會增加治療難度。目前肺癌標靶藥物只針對EGFR接受器,新一代標靶藥物涵蓋四種接受器,等於一箭射出會直接命中四個靶心。肺癌患者使用後藥性較低,且不易有明顯副作用。 臨床顯示,「第二代不可逆性標靶藥物」可作為亞洲EGFR突變肺癌患者第一線治療選擇,效果比傳統化療及目前使用的標靶藥物好。單純使用化療只有兩成一受試者腫瘤明顯縮小,使用新藥的受試組則有六成三腫瘤縮小。無疾病存活期差異更大,化療組為6.9個月,新式標靶藥物增為11.3個月。
( ^! I# h- ?* n h+ U! F公仔箱論壇6 s: X# q# S4 M B0 J( K( k& U& r
【2012/12/03 聯合晚報】- V$ k# V }* o; E. ~
5.39.217.77:8898; f3 h( o+ h {/ s/ k7 a
$ O) g C7 R. o7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