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情說理 - 陳婉嫻
0 B5 X4 e) m2 b-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了解民意非操控民意 ' u2 C0 J& D! m( D4 H! P
(2012年11月19日) 公仔箱論壇6 s0 i9 a$ j, J1 e+ }
" A4 u- D$ L J# x
, s8 }+ D$ _3 E' f- k+ F& Vtvb now,tvbnow,bttvb
( [4 w& h, ~4 r: E b5 Q$ N 5.39.217.77:8898" I- z( r1 f4 h" X
【am730專欄】「既然議員、政黨鼓動民意,政府鼓動民意也正常!難道政黨做,政府坐著捱打?」政府智囊有此說法。
U7 ]6 N/ L9 V- V1 ]2 {政府賣廣告當然可以,以往亦有很成功的例子,如「兩個夠晒數」又或者「垃圾蟲」都是深入民心的政府廣告。不過,假如政府在一些準備出台,但未經廣泛諮詢的議題上,借「爭取民意」之名去賣廣告,就大有問題。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政府做的根本不是「爭取民意」,而是「誤導民意」。5.39.217.77:8898- l1 Y c4 O% t p& r9 ]/ ?$ V
就正如這次的特惠生果金,根本未獲立法會通過,政府卻搶先在各大傳媒大賣廣告,「誤導」長者以為「通過」就即時「收錢」,是不公平對待所有反對聲音,企圖在社區製造分化、混亂,從而給有其他意見之人士壓力。這種手法,可能獲得短暫的效果,但絕不能持續。我們想一想,明年三月,當社會上出現一批生活艱苦,但卻得不到「特惠生果金」的長者,社會反對聲音,會比今天更大、更嚴重、一發不可收拾……& ?1 Y. a- f' m- D0 j0 Q4 R
以往克林頓政府之所以受美國人歡迎,是凡事都順著民意去做。但他們的做法是去了解民意,即如做大量諮詢及民調,了解市民的想法。當然,有很多人批評其做法變成民意主導,但這就是真正的民意,不是被「鼓動」、被「誤導」而得來的民意。
) I1 W, D) e5 J9 I( @4 D: x8 p- Ttvb now,tvbnow,bttvb我們衷心告訴現屆政府,在推出政策時,最先要做的、最欠缺的,就是諮詢。收集了各方的意見,平衡了各方意見,綜合本身的政策,才是最獲廣泛接受的民意。以為賣個廣告,開個網頁及FACEBOOK就可以了解民意,掌握民意,甚至鼓動民意、製造民意?還記得上屆政府也做過同樣工夫嗎?曾蔭權一句「CHECK IT OUT!」最終被網民「惡搞」收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