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翻譯:
中華鱉用嘴巴小便 脊椎動物唯一
俗稱甲魚的中華鱉(學名Pelodiscus sinensis,英文Chinese softshell turtle),形似烏龜,但擁有軟軟的背甲,對華人來說並非罕見的動物,但最近才由新加坡科學家發現,原來牠竟由嘴巴排尿!
以往,中華鱉的一些行為讓生物學家困惑,因為牠們用肺呼吸,卻常把頭埋在水下,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科學系葉教授(Ip Yeung Kwon)和他的團隊最近在《實驗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發表一項重大研究結果──他們將中華鱉放在水缸裡6天,發現牠僅約6%的尿液是透過泄殖腔排出,其他竟都已排在水缸裡。
研究團隊非常訝異,這顯示中華鱉不是透過腎臟排尿,而是經由嘴巴排尿!這項發現支持了之前發表的研究,即指出牠們擁有高度特異化的嘴部組織。
中華鱉原產東亞大部分地區,生活在沼澤或水流平緩的水域。大約一個世紀之前,科學家即注意到中華鱉的嘴部不尋常,當時猜測中華鱉嘴裡的絨毛組織,可能類似魚類的鰓,可在氧氣和鹽分過濾上發揮作用。但葉教授的研究認為,這種解讀並不清晰。
整體而言,中華鱉的呼吸方式,和其他多數龜家族是相同的,無論是在陽光下曬太陽,以溫暖冷血的身體,或是「浮潛」時把口鼻伸出水面,都是將空氣大口地用肺部呼吸。但是,觀測顯示,中華鱉偶爾會把頭淹沒水下長達100分鐘。
葉教授團隊把中華鱉帶進實驗室,研究為何牠不會把自己溺死,並且觀察在此期間還可能發生什麼其他情況。研究人員將鱉放進水缸中,當牠把頭埋入水裡時,觀察到牠不斷做出讓水進出嘴部的動作。
研究人員發現中華鱉的喉頭正有規律地起伏,證明牠仍然還在呼吸,並且分析了水缸水在鱉把頭埋入的前後「化學差異」,竟發現尿素含量上升!
大多脊椎動物都會排尿,方式是透過腎臟處理的尿液,龜類會透過泄殖腔排尿──泄殖腔是龜類繁殖和排泄的生理器官。而這個研究發現,中華鱉透過嘴巴排出的尿量,遠遠多於透過泄殖腔排出的尿量,即15到49倍。葉教授表示,「這首次證明中華鱉嘴部組織和喉嚨部位的規律運動,是為了排尿。」
葉教授告訴BBC自然頻道(BBC Nature),透過從口排尿是這一品種特有。但他也指出,這種特有的能力,可能和某些哺乳動物,例如蝙蝠、牛和山羊透過唾液「循環回收」氮素的能力之間,存有進化上的聯繫。
「我們感到非常驚訝,因為普遍認為,腎是負責脊椎動物的排尿器官──除了魚之外,」他說,「而中華鱉與這個概念相反,牠們的嘴反而是主要排尿的途徑。」
中國鱉在亞洲許多地區被視為美味佳餚,而廣泛養殖。最近一項在中國的684個農場的調查顯示,每年要售出9100萬隻中華鱉,但野生環境的中華鱉被列入「自然保護國際聯盟」的瀕危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