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調顯示,市民對港府處理與中央關係的滿意度,跌至回歸後新低,此反映中港關係轉差已非單純政治原因,中港互動的負面副作用衝擊市民生活日深,港府須設法減輕兩地合作過程中對民生的影響,減少磨合陣痛。未必人人受惠 副作用同承擔tvb now,tvbnow,bttvb9 M q0 w. \' f& s8 k3 d/ v* U
昨公布的港大民調為中港關係敲響警號,因市民對港府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滿意度跌至新低,較○三年港府就二十三條立法、中港政治矛盾最尖銳時尤甚。此因中港關係轉差,並非只涉政治問題,更與本港民生問題糾結。
) g8 f( W$ a9 O# q+ itvb now,tvbnow,bttvb ○三年後中港合作步伐加快,如自由行擴大、跨境基建相繼起動,對改善本港經濟與就業的作用顯而易見。但針無兩頭利,多年來中港加強合作的副作用不斷積累發酵,正衝擊本港民生,激起民情反彈。tvb now,tvbnow,bttvb0 e$ c) C. w6 n T; e) H6 T
其一,並非每名市民都能因中港合作直接受惠,但副作用卻是每名市民共同承擔。就如雙非婦曾擠佔本港孕婦病床;跨境學童爭奪學額;在旺角等購物旺區,不少供一般港人消費的店舖被高租金擠走等,令不少市民未感合作之利,先遭其負面影響。2 B5 k2 o5 R# ^
其二,內地十三億人口的市場,對人口僅七百萬的香港既是龐大機遇,惟每年逾二千八百萬的內地客訪港卻令香港吃不消。如受內地客歡迎的購物區如尖沙咀、銅鑼灣等被「迫爆」;受內地客歡迎的商品如奶粉、iPhone等被「掃清」;以至露營地點也被擠爆等,都令港人感生活受滋擾。tvb now,tvbnow,bttvb/ c7 r: \% G1 n" K
其三,訪港內地客普遍友善有禮,惟兩地生活習慣始終有別,隨着內地客愈來愈多,個別內地客打尖插隊、不守公德的事件亦變得普遍,一些圖利行為如走水貨亦日益猖獗,因而與港人發生種種大大小小衝突。
3 r# o- e8 p) y9 F" Z4 b/ w/ @* C 市民對中港擴大發展合作憂慮以至反感正日增,港府有責任設法化解,至少要從兩方面着手。公仔箱論壇0 q f& M6 h* K I: ^; [
一要做好旅遊以至社區設施配套,確保港人可得到足夠而合理的服務,如因應跨境學童增建學校;因應旅客量撥地增建酒店與景點,擴大本港的接待容量等。
T8 U- d, t- @6 Z; ^5.39.217.77:8898 二要提高警覺,遇上中港民間衝突便要迅速介入,加強管理與執法,保障港人利益。如上周內地客與港人在貝澳露營區的摩擦,當局應及時介入,對違法違規情況,如內地客走水貨等,就應從嚴執法。公仔箱論壇# }/ M/ G; q& i( v! ?2 K! [ M
增配套嚴執法 減少民生衝擊5.39.217.77:8898; C3 v0 P* g3 C, O9 P
正如特首梁振英在國慶酒會所言,中港共同發展既是必然亦是必要,惟港府要設法讓更多港人分享利益,更要設法減少對民生衝擊,才能理順合作過程,有利本港經濟、民生、社會的長期發展。
/ I3 Q8 H! t. _: O% V1 ^7 v5.39.217.77:8898
- Z( _8 U/ K" O! q8 J) P
. v$ o7 g& |6 S. q1 d7 `
& M" k6 V7 Y. l9 V7 q香港經濟日報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