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做父母的你,常常抱怨孩子老是待在電腦前,「宅」在家裡不出門嗎?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宅在家,那自己也該以身作則,增加自己的活動量才行!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孩子的活動量和父母的活動量有顯著的關聯性,若想要增加孩子的活動量,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如此一來還能增進親子情感。這項研究被發表在七月號的《身體活動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中。
; L. b( s' P7 F a2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s/ ]2 @# A; u$ g
董氏基金會指出,這項研究是由美國猶太健康醫院醫學助理教授Kristen Holm主持,此研究方案囊括了八十三個家庭,目的是協助年齡介於七到十四歲有過重或肥胖問題的孩子控制體重。這項方案鼓勵父母和孩子透過每天走路超過兩千步來增加運動量,整個過程皆以計步器追蹤。結果發現,當某些日子母親們走路達到或超過兩千步時,孩子們平均走路超過兩千一百一十七步;當母親沒有達到目標時,孩子則僅多走一千一百七十五步。而在方案開始後,先前活動量較低的孩子反而走得比先前活動量較高的孩子來得多。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父親和孩子之間,這項研究證實了當父母的活動量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也變強,且這樣的影響在週末更是明顯。5.39.217.77:88987 g- Y& o3 W5 A5 k, ?6 f, S8 p
; r f3 u+ S) K4 [( ?
而國內的學者也認為,父母和孩子一起活動,可以增進彼此間的情感!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長董旭英建議,父母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要孩子多運動,不如就陪他一起,運動不管對我們的身體或心理都會有幫助。不管是慢跑或游泳,親子共同設定一個目標讓兩人一起達成,甚至鼓勵孩子去超越自己,那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感覺,其實就是增進親子間情感的好方式。
7 Z% r$ \% M' Z# q$ |: _tvb now,tvbnow,bttvb ) K% X' G2 }+ a6 c,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則指出,諸多研究證實運動會幫助產生好心情。而董氏基金會在2011年進行的「台灣五大都市國、高中學生運動狀況、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得知,當受訪學生的父母常運動者,受訪學生有運動習慣的比例高於沒有運動習慣者,這也呼應了上述的研究。此外,發現有17.3%的國高中生會因情緒不佳而運動,運動後有84.2%覺得心情會變好,也証實運動會產生腦內啡,幫助人們產生愉悅感。
! g; B) @9 o2 H$ f( l5.39.217.77:8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