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有招好過無招 關鍵展示決心

在樓市持續升溫、樓價屢創新高之下,梁振英政府昨日首度出招,一口氣推出十項措施,展示了增加供應穩定樓市的決心。不過,面對長升長有、尾大不掉的樓市,這些措施究竟能不能收到預期效果,仍須拭目以待。5.39.217.77:8898" r6 O5 b( v4 L5 ~1 s/ \) X

* o, i8 h, i9 h' V. f$ x6 t今次推出的十項措施有短期及中期之分,包括全數出售首個置安心項目的一千個單位、推出八百多個居屋剩餘單位、加快審批預售樓花申請、來季加推多幅土地拍賣、改建或重建工廈,以及將三十六幅社區及政府用地改作住宅用地等。至於備受注目的「港人港地」政策,梁振英表示正草擬相關賣地條款,有需要時便會推出。事實上,「港人港地」政策極具爭議,問題複雜,必須慎之又慎,當局今次沒有急於推出,這是可以理解的。
* x: `  V3 f- {* I, M6 \5.39.217.77:8898$ i* d' ]# f" p( g4 P6 y8 N2 l
民生無小事,梁振英政府將土地及房屋政策視為施政的重中之重,強調會大量增加公屋、居屋及私樓供應,令市場一度出現觀望氣氛。惟隨着公眾的期望逐漸降溫,最近樓市再度抽升,售價屢創新高,形勢異常嚴峻,迫使當局不得不出手。tvb now,tvbnow,bttvb5 h4 N! u# x: x& L1 X0 }' @! c5 [
tvb now,tvbnow,bttvb9 }1 }# S3 l) i! ?$ v9 i; V
有別於前朝政府的壓抑樓市措施,新政府首次出招的最大特點是務求即時增加房屋供應,除了首個置安心項目及居屋貨尾之外,估計加快審批預售樓花程序亦可令近五千個私樓單位提早半年至一年出售,即合共有近七千個單位可於短期內「應市」。面對熾熱的樓市,這可以說是及時雨,雖然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但相信可以有效壓抑炒賣活動,令樓市適當降溫。最重要的是,當局及時出招,讓市民看到其增加供應穩定樓市的決心,改變了市場對樓價只升不跌、高處未算高的心理預期,這也許才是今次出招的最大意義。
* L. i" z! ~; G$ v9 y% d( ]tvb now,tvbnow,bttvb0 V2 j& n3 D( m
當然,短期措施也好,中期措施也罷,都只是權宜之計。要徹底解決樓市的問題,說到底還是必須有長遠及全面的政策。眾所周知,樓價之所以長升長有,皆因曾蔭權政府不作為,土地及房屋供應長期落後於市場需求,導致供求嚴重失衡,新政府要撥亂反正,就必須對症下藥從增加供應着手。事實上,新界地區仍有大量土地未開發,足以應付建屋需求,只是由於種種干擾,尤其是在泛政治化的今天,許多土地資源變成可望不可即。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為例,規劃面積五百公頃,本可提供五萬個住宅單位,若計劃落實,足以容納二十萬人口,可以紓緩不少壓力,奈何前朝政府敷衍了事,一拖再拖,而今屆政府雖有心盡快落實相關計劃,卻又備受阻撓,舉步維艱。
1 t* u* q# |2 p0 A- G7 U7 a8 q,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A# @9 M4 W8 k8 U: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正如我們多次強調,香港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一套可行的房屋政策,以及一個有魄力的政府。前朝政府多次出招壓抑樓市,結果愈壓愈升;梁振英政府能不能打破這個魔咒,盡快將樓市導入正軌,市民不無期待。
1 F5 r+ ]2 X# O8 M) W: e0 @5.39.217.77:8898
% x8 y, I6 F; z9 V- utvb now,tvbnow,bttvb8 r5 g7 P/ d5 g( s2 c# f0 F  S
東方日報正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