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和‘蛟龍’號載人深海下潛都是重要的戰略高技術探索研究,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在29日下午科技部舉辦的記者見面會上,與會專家表示,對于前沿科技探索不能太急功近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會逐漸顯現。
8 Z! j d9 h' d3 p" _& Z/ `9 U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X# P& o8 X7 i) W: m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元說,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尤其需要戰略高技術的支撐引領。深空探測和深潛研究,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全人類的貢獻。他介紹說,去年全國的研發科技投入為8600多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投入為2200多億元,而整個載人航天工程20年的投入不超過400億元。“這說明載人航天工程只是我國科技研發的一小部分。這些年來我國在民生方面的科研投入逐年加大,為防災減災、環境保護、生殖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 m. O) G- k) A' a( ?
, U2 a( _; P) r0 I7 m
天宮一號總設計師張柏楠研究員說,走出地球、開發太空資源是全人類的夢想,作為占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經濟大國,中國應當有所貢獻。目前人類對太空的研究還處在初始階段,就像一艘小船剛剛離開海岸線。面對與美、俄等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我們等不得、慢不得。他說,載人航天工程充分考慮了我國經濟還不發達的國情,所採取的載人飛船路線不僅比航天飛機花費少,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 m5 k2 t- N+ O$ X" {
; C. S1 H1 M* y# V6 d7 |8 E公仔箱論壇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方書甲說,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是我國的必然選擇。“蛟龍”深潛7000米獲得成功,為我們認識海洋開闢了新途徑,為開發保護海洋提供了新支撐,為利用海洋聚集了人氣,為保衛海洋增添了軟實力。
) ~+ p" L0 N' Z; Z" z
9 b7 s' R. V, w, M, a! F 中科院聲學所張仁和院士說,無論是載人航天還是載人深潛,不僅提升了我國在這兩個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也顯著帶動了相關領域的材料、工藝、設備制造水平。他強調說,對于前沿高技術研究的用處,應風物長宜放眼量,不宜太急功近利。5.39.217.77:8898/ @" F7 P* I3 M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