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 我們的課本怎麼了?, x5 K ]( M+ T'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x% e/ S, C+ {1 f
公仔箱論壇/ @- l# n, D- s. _1 ?; n+ p" w, v
香港的教科書貴價,古已有之,但其質素之低,卻是於今為烈。網友貼來一段解釋何謂法治的香港通識課程讀本,令好多人徹夜難眠。題為「什麼是法治」的通識讀物,如此開始:
8 s8 U' ?2 v, u, S. m B
9 G; ?, K; ~& A& G「法治是一個涵義深奧的觀念,「法」指法律,即國家訂立不同規條來限制人們的行為,「治」指管治。「法治」的基本涵義便是依照法律來管治國家,使社會得以正常地運作。社會上任何人的行為均須以法律為依歸,法律亦會清晰地界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保障個人的權利和自由。與此同時,政府的權力也源於法律,其行為受到法律的制約。公仔箱論壇* Z& D0 @8 b0 b h4 z
% ], T, R1 N/ v+ d3 L
根據香港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於《談法治,釋人權》一書的界定,法治的核心包含了「對憲法的尊重」、「司法獨立」……」(《高中新世紀通識(教師專用課本)》「今日香港」〈甚麼是法治?〉齡記:二○○九,頁八十七。)公仔箱論壇( G4 Z3 @& k+ h, C
' M' @+ [; C2 ^* e0 C7 ?
第一段,幾乎句句皆錯,從概念、語文,甚至標點符號,都用錯。第一句,「法治是一個涵義深奧的觀念」。思想可以深奧,但概念不可能深奧。既然是概念,無論幾複雜,都可以條分縷析,講個明白。更何況,法治是可以輕易講個明白的概念,否則,怎會有這麼多現代國家實踐法治?第二句,「國家訂立不同規條來限制人們的行為」,法律不是規條,寫「國家訂立法律來限制國民的行為」即可,不必寫「不同」、「各種」之類的形容詞,否則就好像政府用法律管制人民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公仔箱論壇1 v7 I- ~. S; \% V
( }* O+ E- p! t- P' c+ Q. c公仔箱論壇斟酌課本所述的「法治」
. a" f. f: g& B& jtvb now,tvbnow,bttvb
6 G0 L0 P/ n& r7 T公仔箱論壇中文的法治,雖然有「法」和「治」的構詞元素,但法是憲法加法律,治是治理的治、天下大治的治,不是管治的治。略述了「法治」的構詞之後,語言解釋完結了,就不可再在法治加以括號,令法治繼續成為語言學談論的語詞,而不是日常使用的詞彙。行文的標點符號用錯了。5.39.217.77:8898! n/ o& g% g2 \; e8 J- O( A
# R7 X/ t8 l; E7 Y v
法治的目的是維持公義,不是要令社會正常地運作,更不是要任何人的行為均須以法律為依歸,法律更不會清晰地界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樣解釋的,其實是惡法統治,所謂法制主義(legalism),ruleby law,而不是法治(rule of law)。人的行為是用信念、道德和倫理風俗為依歸的,法律只是最低標準的保障(雖然一國之立法多數會遵從其倫理道德),在發生衝突的時候的補償和救濟,是社會規範(socialnorm)的最後防線,並非最高的行事典範。此外,課文用詞不精確。保障個人的權利和自由的,政府權力的來源,源於憲法,而不是源於法律。公仔箱論壇. @; a4 L7 ~( B, I
tvb now,tvbnow,bttvb+ y* r3 |- V! D# F& S1 s. ~; G
要解釋法治概念,用憲法(立憲)與憲政(行憲)、司法獨立、尊重判決、遵從既定條文及形式邏輯、修改憲法及法律等概念來解釋就可以,普通法國家的法治觀念,歐陸法國家的法治國(德文的Rechtsstaat)觀念,也可一提。
7 `4 v& b4 I% J( \* X" m公仔箱論壇
$ A. {# F2 l# V. x: Ctvb now,tvbnow,bttvb中學的新學制不是不好,而是要做到開放思想的教學,必須維繫高質素的課本和師資。否則靠這類胡混課文,學生囫圇吞棗,以訛傳訛,就誤將馮京當馬良,以為法治就是中共講的依法治國,以為法治社會就是警察國家。通識科並無指定課本,「允許開放取材教學」,想做到「無標準讀本,無標準答案」,然而課本水平之低,卻造就了言論紛紜而莫衷一是的討論,結果就是令社會失去理性共識,任由專權政府統治。這不就是政府取消基本科目,另立通識科的目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