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1只有少量參加朝鮮戰爭,主要是利用朝鮮戰爭來改正一些缺點,特別是矯正它的距離測量儀。
M-41是一個很靈活的坦克,但是它有三個問題:
1. 發動機的噪音太大;
2. 發動機耗油太厲害;
3. 戰鬥艙太小。
基於上面三個原因美軍士兵不喜歡M-41。由於它太重,不能空投,所以美國陸軍部也不喜歡M-41,也沒有用它打過什麼仗。不過美國送了一些M-41給南越政府軍,在戰場上,南越軍隊發現M-41不但非常靈活,而且它的76毫米炮極為準確又非常可靠,在對付北越的T-54/55時居然非常有效。
美國至少生產五千五百輛M-41,裝備了19個國家。
中華民國在1958年接到第一批美國軍事援助的55輛M-41,後來又陸陸續續接受七百輛。由於數量龐大,M-41成為中華民國裝甲部隊的主力,陸軍與海軍陸戰隊都有配署。
隨著歲月的流逝,「華克猛犬」也逐漸老邁和凋零。陸軍早在1990年代初就開始研究如何提升M41。到了1996年,M41的妥善率已經低到58%。 1996年發生台海飛彈危機,而裝備第三代坦克卻遙遙無期,因此陸軍啟動了「M41戰車性能提升案」,預算獲得通過交由陸軍兵整中心執行。經過數年的研發和生產,陸軍兵整中心在1999年08月正式公布了50輛M41的改良型,M41D。M41D改進的項目如下:
a.換裝四百零五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
b.加裝德州儀器的CVTTS夜視射控系統(有熱成像儀);
c.改良射控系統(有激光測距儀);
d.改良懸掛系統(全新材質的扭力桿);
e.換裝聯勤自製的76毫米主炮,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f.加裝煙霧彈發射器;
g.加裝履帶側裙防護裝甲。
M41D最重要的改良就是第一項換裝柴油發動機。首先汽油容易著火,安全性很差。其次汽油發動機效率不高,耗油。換裝柴油發動機後,表面損失一百匹馬力,事實上最大航程從160公里增加到450公里。代號M41D的“D”就是指柴油(Diesel)。M41D火炮的口徑雖然沒有變,但是採用了新炮管,增加了膛壓,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初速達到每秒1400米,在兩千米的距離可以貫穿45度角的250毫米鋼板。M41D的火炮控制系統裝有數字彈道計算機和激光測距儀,命中率提高很多。
在M41D的展示會中,國軍研發人員說,M41D每輛改進費用達到新台幣兩千萬元(大約六十萬美元),改進後的M41D可以使用10~15年。兩千萬元雖然昂貴,但是如此修改的M41D可以說脫胎換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