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發表於 2012-3-2 10:04 AM
| 只看該作者
中企實力
香港的中資企業規模十分強大,於會展舉行的新春酒會,冠蓋雲集,記者們忙着圍堵追訪風波不斷的熱門特首人選,更添熱鬧氣氛。' O; y" Z: [: i; `/ p7 A0 C
8 A( {- l+ g: ^( y
香港作為中國大陸走向世界的窗口,大陸的企業紛紛來港上市,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中港兩地的連結創造了業績的無限大。在港的中資企業已成為中國境外最大的企業群體,資產近七萬億港元,包括中資在內的內地上市公司已佔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多,成交額佔香港交易所總成交額的百分之六十六,其業務涉及香港經濟各領域,在銀行、保險、建築等類佔有舉足輕重的分量。+ |& H7 _6 B5 O. a
中資企業除了利用香港國際大都會的人才、金融管理等優勢之利向海外拓展外,也為香港與大陸經貿交流、項目合作而牽線搭橋。現香港又成為中資企業進入台灣的橋頭堡,在港近千家的中資企業在香港的影響力不斷提升,雄厚實力的背景讓中資企業大放光芒。
2 b7 H4 w) \/ a* |& T, m至於進入台灣,則是許多中資企業躍躍欲試的目標,現在只有兩大銀行體系進入台灣,並在台北市地標最高的一○一大樓落腳。其他的大型國企,亦紛紛赴台探路,希望透過香港機構進入台灣,或派遣在港人員進駐台灣。
4 T3 m/ h5 N1 j( @8 E/ _2 Ttvb now,tvbnow,bttvb兩岸間經貿往來密切,但台灣在開放陸資方面十分小心謹慎,現陸資入股台灣的企業不得超過資本額百分之二十,有些個別行業可達百分之三十,但對財大氣粗的中資企業來說,他們要的是過半股權有主導權,這就限於法規而窒礙難行,以致現仍呈現觀望態度。
5 `* l7 q' v, stvb now,tvbnow,bttvb開放中資是必須面對的,台灣現可讓中資企業赴台從事基礎建設,但仍有一股極強的綠色思維盤繞,在恐懼感下,如何化解台灣「被買掉」的疑慮是兩岸共同的課題。 |
加入【無】寵物家族
開開心心過每一天
有族長奬勵,同族友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