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機遇雖收場 疊床架屋死不改
2 g& d/ ?$ L8 J8 S! z S7 H#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t/ T4 f# C/ s- m( G0 n& ]$ ]
/ T7 g1 d! m8 Z) E. d
曾蔭權政府好大喜功的作風人盡皆知,多年來增設的衙門愈來愈多,官僚架構愈來愈臃腫,但不是形同虛設,就是添煩添亂。發展機遇辦事處就是其中的典型,原意刺激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不料外界還未弄清楚辦事處到底有何貢獻,港府已宣布其不再運作,落得草草收場。
8 Z, x9 T7 [+ p& b6 v
7 F7 Y7 G% d2 ^○八年金融海嘯來勢洶洶,翌年港府財政預算案提出成立「發展機遇辦事處」,美其名曰為私營及非政府機構的土地發展項目提供一站式諮詢,加快項目進展,創造就業。辦事處於當年七月正式成立,設有七個職位,包括一個首長級第三點編外職位,年度開支約五百萬元,原定為期三年至今年六月再作檢討。
& ?( N% u9 J3 Itvb now,tvbnow,bttvb
/ j( m6 p# B! M9 O2 ~然而三年之期未到,發展局昨日以辦事處達到目標,而房屋用地供應交回發展局負責為理由,宣判其死刑。這就奇怪了,既然發展機遇辦事處只是處理地產發展項目,這些工作本來就由發展局負責,為甚麼當年需要額外增加衙門專責處理呢?如果因為官僚衙門效率不彰才需要另設機構,為何現在又要交回發展局處理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0 I1 W9 V5 t* i Y0 e. \
) T) V. l+ O4 C- ^& Z8 E
更大的問題是,發展機遇辦事處成立兩年半,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外界不甚了了。發展局聲稱,截至去年底,辦事處共處理五十一個土地發展項目,當中約四成獲建議支持,如全面落實,涉及總樓面面積五十九萬平方米,估計施工期間可提供約一萬一千個就業機會,營運期內可創造四千九百個長期職位云云,數字看起來亮麗可人,其實只是說者自說。tvb now,tvbnow,bttvb8 B) [5 q; J# T' S/ H5 P. a
5.39.217.77:88986 P0 ~ i9 A" g2 `6 q* _
不要聽當局說甚麼,而要看做甚麼。如果發展機遇辦事處工作可觀,當局大可以保留之,雖然金融海嘯已經過去,但另一波經濟衝擊已近在眼前,正是大展拳腳的好機會,為甚麼要關門大吉呢?說穿了,發展機遇辦事處名不副實,既無發展、更無機遇,純為因人設事,疊床架屋而已,辦事處出師未捷身先死,證明其根本沒有存在的價值。
/ N0 a9 V8 m2 X& J% m! n# t5 l
6 F1 K5 K1 a ^: r" E5 F: I可笑的是,港府巧立名目死性不改,發展機遇辦事處注定關門,卻建議再開設一個年薪及福利開支約二百多萬元的首長級丙級政務官職位來處理有關事務。另外,發展局又建議下半年成立九龍東發展辦事處,年耗公帑一千八百多萬元,負責推動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提出的「起動九龍東」計劃。這個辦事處跟發展機遇辦事處性質大同小異,同樣為私營機構的土地發展建議提供諮詢。剛取消一個衙門,又增設一個衙門,過去人們說,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香港卻是流水的衙門鐵打的官。
, K e7 r) X: Y, w- P5.39.217.77:8898tvb now,tvbnow,bttvb/ Q- L+ Y3 e w' x5 c2 r5 Q
事實證明,當局事無大小成立專責部門,無非是應付輿論及掩蓋施政無能,效果往往適得其反,最終設了官位,花了公帑,卻效果成疑。夕陽政府快要落山,仍企圖增設機構安插人事,無疑是要將添煩添亂堅持至最後一分一秒。
; E9 L) s7 r: Y- R2 C( Q* W9 e
8 b2 G9 D* D/ Z& a0 O7 m$ g) t' X5.39.217.77:8898 3 b, h' Q- F: y5 X l7 ^( c+ `, \
5.39.217.77:8898$ ~! M9 J9 |) ^7 V8 `8 u3 H; Z6 i
2 }' n& @5 m# T& a \3 d
0 n: S* u8 T& W5 P% d
" C8 @$ w5 f f _; {tvb now,tvbnow,bttvb
# X, J, Y& _7 k/ I來源 / 版權所有: 《太陽報》 / 作者
: O2 v' S/ K7 I! d8 H) b$ w. c(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其它媒体 / 作者 ,不代表發帖者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