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小夥易龍軍和老鄉古先生去休閒釣魚,返家途中被四名便衣巡警隊員當作劫匪追查,雙方發生肢體衝突,一名巡警隊員受傷,而易龍軍也被打得左腿骨折。23日,東莞厚街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初步調查,這場衝突是個誤會。(《廣州日報》11月24日)
) S* q, U5 A' _tvb now,tvbnow,bttvb 女警發飆,原來是臨時工,城管打人,也是臨時工,交警相掐,還是臨時工,就連文明團檢查團在娛樂場所滋事,仍然是臨時工。但在上述事件中,萬能的“臨時工”派不上用場了,因這事不僅的確與臨時工無關,而且,人們已認出這些巡警都是正牌警察,這事再往臨時工身上推,恐怕就說不過去了。這時,“誤會”便粉墨登場了。
6 R% h; ^( X" J& u0 u/ `$ z* K# ztvb now,tvbnow,bttvb 雖然“誤會”與臨時工看似不同,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臨時工強調的是身份,他只是個臨時人員,不在單位正式管理范圍之內,犯事在所難免。更重要的是,臨時工只是臨時的,他犯事罪責自負,跟單位領導無關,頂多出事時開除了之。而“誤會”這個詞匯也表明,這是一種對事實判斷的錯誤,產生“誤會”的警察主觀上沒有濫用權力的故意,甚至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只不過是發生了誤判。這顯然是在說,這跟他本人權力濫用無關,更與單位領導管理無關。因為,人畢竟不是神仙,難免在一些事實上產生判斷失誤。如此看來,“誤會”與臨時工在推托公眾的質疑上,真是一對密不可分的孿生兄弟。當臨時工不得不缺位時,“誤會”就會及時補位;反過來說,當“誤會”無法應付之時,臨時工也會及時補位;或者,他們有時手牽手,共同來充當擋箭牌,充當被問責的避風港。公仔箱論壇+ E7 g, v# N5 T) p* U
問題在于,許多問題的發生,怎一個“臨時工”了得?難道臨時工就沒有專門的規章制度、就不需要專人管理嗎?而這一切與領導責任能分開嗎?再說“誤會”,你巡警追查劫匪,怎麼不及時亮明自己的身份,讓人誤以為是劫匪而逃跑?你巡警將人已經控制了,怎麼還不及時查明被查公民的身份,非得要人家承認“搶劫”,這分明是嚴重違反程序,搞刑訊逼供,跟“誤會”挂得上鉤嗎?“臨時工”、“誤會”啊,多少冤枉假汝而行!(楊 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