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应如何为大马定位?在政治面,大马一般上被视为威权体制或半民主国家;在宗教上,也可定位为穆斯林占相对多数的国家(Muslim majority country),而不是严格意义的伊斯兰教国(Islamic State),因为我国的联邦宪法与国家机关,基本上是世俗的,而非神权的。
" G) k) N0 W W- ^7 o在社会、文化、语言面,大马无疑是个多元社会(plural society)或是个「多元统一,隔而不离」的多彩的彩虹社会(rainbow society);因为,彩虹中的七彩,是合中有分,隔而不离的(seperate but not apart)。若善加利用,这多元将是一项资产与竞争优势。公仔箱論壇8 Y* y8 f6 v. ~# r. V4 D& m
从经济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大马,则被定位为中高收入国(high middle income country)。按世界银行的分类,当代国家可按收入与产业结构分为以下数种。(当然这只是高度的概括,而无法触及一些关键内容,如财政健全度,制度优劣等)。公仔箱論壇7 e9 \" N$ k$ t, b3 s* @# {9 Q) p: x
收入国组别与产业结构占GDP的构成比(%)公仔箱論壇( B/ Y4 u4 ]+ S) v: ~+ P* c
资料:世银2009报告
" t3 ~( l4 G+ w e9 |, j/ O6 V组别 人均收入 农业 工业 服务业5.39.217.77:88983 r" ~1 D2 o% \0 Z+ s. i8 _
(美元) (%)
; a# q- S: ^, y3 W3 x低收入国 低于995 27 26 47
# K) i9 j0 i! z! Y9 m5.39.217.77:8898中低收入国 996~3945 13 40 47
5 c! q0 O1 z5 F; q5.39.217.77:8898中高收入国 3946~12195 6 23 61公仔箱論壇9 w! P- L' M( x+ v! T# E
高收入国 12196或以上 2 25 73*
8 |5 v! ~/ Y5 ^) Z- F% l公仔箱論壇 1 34 65**
' C9 J/ g) F2 u( C W6 A- [(*OECD会员国)(**非OECD会员国)
, o( z1 ^& J& Z$ j: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OECD=经合发展组织)
[, C8 ^4 w: V4 t4 q+ W* z. htvb now,tvbnow,bttvb应该指出的是这上述数据只反映「量」,而没充份反映「质」的一面,有关产业结构的部份,也只是一个概括;因为,有一些特殊情况,如石油盛产国,由于有高油气收入,其产业结构有异于通例。就大马来说,在2010年,我国人均收入为2万6,219令吉(约8000美元),产业结构则为:
4 L$ t5 h/ r. t' `,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010大马产业结构(占GDP之百分比)
1 O2 d+ p( ]3 X3 |3 A- u* _7 f2 `5.39.217.77:8898资料来源:2012经济报告书1 w% v5 J1 C% p( Z7 {/ {5 O" \
行业 (%)tvb now,tvbnow,bttvb+ A; u/ T A) y+ X$ H
农业 7.30 [$ E4 C2 T) H3 N1 y# T
矿业 7.0公仔箱論壇% e$ C# g( S# \
制造业 27.6公仔箱論壇, [3 Z; @; j5 G1 S8 P# z2 p5 k
建筑业 3.3tvb now,tvbnow,bttvb; B& w8 c) u9 X0 K
服务业 57.7公仔箱論壇0 T. ?$ V+ ~$ W/ p2 q; U4 `# K+ E0 u
(总数102.9%,是因为未配置(undistributed)、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占4.1%,减去进口税1.2%,实得2.9%。)" J9 S: W+ @* S. k' l* n
大体上,大马的产业结构也接近一般中高收入国的结构比。做为中高收入国,要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升级入高收入国行列?按照一般的说法,重点在于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不然,就会掉入中等收入国陷阱(middle income trap)。大马则已陷入这陷阱10余年,而难以升级转型;显见,我国的增长「有量无质」。
: _- L% g! T/ _5 T/ j/ K眼光浅短缺发开拓创新
+ W: R/ l' \9 d& G;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简单地说,大马虽已升级为中高收入国,可其基本的经济活动,在层次上,依然卡在低收入与中低收入国的层次。比方说,75%的劳动力属于非技能性劳动力,显示我国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廉价的非技能性外劳,来维持一贯的低薪资竞争策略;也旧态依然地允许非生产性的层层盘剥,进而徒然增加经商成本,而按族取人的配额制,自也抑制了国人潜能的发挥,并刺激了与人才外流。5.39.217.77:88983 l. p7 n6 d# l$ A$ m/ g
从体制上看,过度的中央集权,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各州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的潜能;而政官商的勾结,更鼓励了短期行为,而非顾全大局的长期发展观。缺乏长期发展观,自也不会去做厚植实力的事。5.39.217.77:8898" o* L7 m& F r; ?, `
以日本、台湾、韩国为例,他们能在二战后快速崛起,升级为高收入国,在相当程度上与其政官商领域的领导人具有强烈的「国富民强」观念有关。这使他们重视厚植国民竞争力,因此注重与教育与培训,更有了技术立国、贸易富国、走向国际等理念,经由国际竞争磨练实力,激发创新,建立品牌,因而占据国际市场,扩大经济规模,促进产业群集(cluster),更为国民提供体面就业。7 ~! J) t* j& K+ @/ M6 W
反观大马则偏重静态分配,以权力与行政手段快速致富;同时,由于担心权力更迭会影响既得权益,更不愿从事长远的生产性努力,而倾向快速回报的房地产、服务业等。财雄势大的政联公司也多从事传统行业,而少从事开拓性的创新活动,这使大马走上权贵资本主义,而非日台韩式的凝聚性资本主义的路向。
9 @$ _ @) v6 X' D( M1 m公仔箱論壇日台韩能产生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与品牌,而大马则否,就足以反映出大马经济的困境─缺乏可持续的实力。说起来,大马本是个得天独厚的「走运国」(lucky nation),也确实靠走运升级为中高收入国,如油气的发掘,并在1987至1997年间享有大量外资涌入等,可是,毕竟只有实力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