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臺灣一“景”:“吵翻天”的政論節目

有機會在臺灣看過電視的人,幾乎不可能錯過政論節目。“名嘴”們和政治人物在各台節目中唇槍舌劍,而觀眾們也非常投入,成為臺灣社會的一個獨特“景觀”。公仔箱論壇2 T" P* X, G8 K" g# Q4 K( E
公仔箱論壇4 O, [3 }- j( e  i  k
政治評論類電視談話節目在臺灣的"密度"極高,每家新聞台都有各自的專欄節目,有些甚至還不只一個,總數達到20個左右。尤其到了眼下大選臨近的時候,政論節目幾乎到了只要打開電視機就一定能看到的地步。尤其是在晚間九點之後的黃金時段,除了連續劇之外,就是政論節目的天下。不過也有少數例外,中天電視臺的"新臺灣星光大道"的播出時間就是下午三點,這麼一個時段,誰會看電視呢?這檔節目的女主播周玉琴表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a* v# b5 Q, n$ K1 I( S' x9 D* o; H

$ v6 s4 ^+ p! M' {7 c9 R: ctvb now,tvbnow,bttvb"其實下午的觀眾,有時候很有趣,有時候是家庭主婦,有時候是退休的,55歲以上的觀眾。這樣的觀眾忠誠度比較高,如果節目品質比較好的話。抓到這樣的聽眾可能是我們'致勝'的要點。"
. n/ i( D; K, D1 S% m  Ktvb now,tvbnow,bttvb; B2 R, Z3 s$ P3 Y0 N
周玉琴自己並不認為"新臺灣星光大道"是純粹的政治類談話節目,理由是:在政壇平靜的時候,節目選題也會有一些民生、財經議題,甚至討論"世界末日"這樣的話題,也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儘管如此,大部分時候,節目的重點依然聚焦臺灣政壇。從政治格局而言,臺灣內部有所謂國民黨和民進黨對立所形成的"藍綠陣營",而在媒體方面,外界普遍認為臺灣也相應的有"親藍"和"親綠"的媒體,中天電視被歸入"藍媒"陣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如何保障作為媒體的客觀中立?節目主編張琬琳表示反對"藍媒"這樣的標籤, 並稱節目邀請的政治人物或嘉賓一般都是藍綠兼有,這也是從收視率的角度考慮,
3 F! H  H' g/ U( z. S1 Btvb now,tvbnow,bttvb
2 M* M: _' v+ \) v0 h"這些來賓都是依照今天談話的主題是怎樣,誰跟這個議題有涉入,我們就請誰來,這樣節目才會好看。如果嘉賓觀點都一邊倒的話,大家也就不想看啦。"tvb now,tvbnow,bttvb5 `1 G! y6 e' ]& ^2 W+ y7 D

( l1 C5 @- `+ C( h/ @瞭解臺灣的“本土聲音”
. `( H0 N: H; }5.39.217.77:8898
8 o: g9 O7 x: f6 ^" Wtvb now,tvbnow,bttvb據製作方介紹,"新臺灣星光大道"的收視群體達百萬之眾,在一共只有2300萬人口的臺灣,這個數位可謂驚人。而且臺灣政論節目的粉絲還不僅限於島內,周玉琴透露節目錄製現場經常有大陸遊客來參觀,甚至還在直播進行中用閃光燈拍照,讓正在主持的她幾乎晃了眼。不過,同樣是政論節目,立場較為親綠偏獨的媒體往往不會得到大陸觀眾的青睞。臺灣民視"頭家來開講"節目在網路上曾經多次遭到中國大陸網友的激烈批評,尤其是在兩岸議題方面。節目製作人張建中對此表示理解,但同時希望對岸民眾瞭解臺灣的"本土聲音",
. @; @3 b/ @9 v# F, z3 c% \( ^公仔箱論壇7 h* l( h" x2 I" x3 X
"我們必須要用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去理解對方這麼長久以來在不同生活形態下衍生出來的自主意識的表現。這種互相尊重的方式是彼此理解,營造更好關係的立基點。我們的一些觀點其實並不是幾個節目來賓或個人的觀點,而是從相當程度上反映臺灣社會內部本質的東西。希望大家借由這個節目瞭解到臺灣內部有不同的聲音。"/ ]3 F: C. g0 f7 d2 U" ^5 X' B& m

0 P7 r9 U+ y1 e0 A! u# y5 V$ B9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頭家開來講"的主持人是東吳大學德語系教授謝志偉,而他也是唯一有過擔任政務官經驗的政論節目主持人。在陳水扁執政期間,此前已有媒體經驗的謝志偉先後出任駐德國代表以及新聞局局長,並因為一些刺激性言論而遭到泛藍媒體強力抨擊。現在重新回到主播台的謝志偉回想當年情景,
  R4 ]6 a3 U- E- [
: t% s& l2 ~( ]) btvb now,tvbnow,bttvb"以臺灣過去一二十年的民主化經驗來講,從媒體作為扮演第四權的角色來看,在野監督執政者天經地義。我在擔任政務官時很多地方被'批鬥'的體無完膚,但我接受,批評的好壞精准與否,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回頭來看,這是民主社會的一個重要特質。在這方面,臺灣和中國走的是不太一樣的路。 "
1 N0 d3 d0 z% i公仔箱論壇
  D) }: S  F. |) S( W  \! ]" V5.39.217.77:8898謝志偉透露,作為曾經經歷威權統治的臺灣人,很多人對於中國大陸目前的新聞媒體審查狀況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不過,謝志偉也坦陳,在"國家認同"這個臺灣特有的敏感問題上,臺灣藍綠媒體確實立場鮮明,並不會因為執政者的改變而有所轉變。此外謝志偉還對某些 "泛藍名嘴"出現在中國大陸官方媒體表示不以為然,認為大陸民眾透過類似節目瞭解臺灣,獲取到的是"片面訊息",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到臺灣來看看,就會有更為真實全面的認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