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指挥家》:临机应变和慷慨陈辞也大可嘉许

《指挥家》:临机应变和慷慨陈辞也大可嘉许tvb now,tvbnow,bttvb; h6 I$ h; ^) E2 e8 v$ z7 N5 z
    两个年轻男女充当了少校的助手,男的是富氏的崇拜者和犹太后裔,女的是德国前持不同政见者的后代,他们分别代表被纳粹迫害的群体,由美方挑选参与其事,然而在审问过程里,他们的立场悄然改变,直到最后弃而取人道立场,女孩的理由是,少校的作风令她想起集中营的经历。结尾一幕,小伙子在唱机上播放了富氏的贝五唱片以示对上司的不屑,隆隆传来的命运之声,令悲戚绝望中先一步离去的富氏收住了脚,在音乐里,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可和慰藉。5.39.217.77:88987 k0 n, ^; a4 j: M' x
    和美式思维形成对比的是苏代表德米特里,他不断引诱阿诺德把富氏转让给他去处理,我用五个指挥跟你换!我是他的崇拜者。他代表对德国文化的一种识货视角,试图攫取富氏身上的艺术资源,这使我想到占领柏林电台将所有资料席卷一空的历史插曲,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政府才将这批瑰宝归还,其中就包括富氏时全部重要录音的母带。而阿诺德显然是新潮美国文化代表,听爵士乐,对贝多芬惊人地无知,不知第二小提琴手的含义,形同文化小丑,当然,影片也并未把他简单化,他的敬业精神、临机应变和慷慨陈辞也大可嘉许,但是对于老欧洲的文化,对于茨威格所言的昨日的世界,他在理解上总显隔膜,他的道德仲裁者角色,根植于美国后的欧洲政策的利益,以致于他的审问,更像在为后美国价值观的扩张充当着急先锋。他最后在向上司的报告里强调,在道义上,我们是胜利了,我们禁止他终身进入美国演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