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電梯驚魂,咋又見奧的斯?

 ,  描述: 鄧海建
    近日,廣東東莞南城鴻福廣場鴻福寫字樓的一部奧的斯電梯從19樓墜落,直接掉到了負一層,造成20人受傷。南城區政府通報,電梯事故原因基本查明,是電梯超載保護失效,制動器未能剎停。此外,截至10日17時,住院的12名傷者中已有6名先後出院,6名傷者需住院觀察作進一步治療。(9月11日《廣州日報》)
! X; i+ I$ ~; {2 Wtvb now,tvbnow,bttvb
* t1 R& F9 Z7 q. k(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9樓直接墜至負一層,此般“電梯驚魂”如恐怖片再現。媒體報道顯示:電梯最近一次維保時間為2011年9月5日——維保才過短短幾天,就發生如此重大事故,“失效”究竟是未查之責還是質量沉疴?
1 U0 D7 F* `2 b7 m- ]6 g6 F/ W
. A* T6 D! ^0 J. B; w8 V4 Y' f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地鐵扶梯事故事發2個月後,奧的斯非但沒能脫身,反而似乎越陷越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31日,發生在國內各地的奧的斯及其“兄弟”品牌大大小小電梯事故及故障已近20起。奧的斯電梯兩個月時間密集出現意外,是巧合還是“樹大招風”?
+ {2 h7 z' h' J- t  I. N!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v2 U3 T8 `* G; L* e! X5.39.217.77:8898    有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電梯消費品市場和電梯制造大國,電梯生產量、保有量和安裝量均為世界第一。來自中國電梯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正在使用的電梯已經達到165萬臺,並且在以每年20%、超過30萬臺的增量發展。在這個高容積率時代。很多公共場合,乘電梯已經不是圖方便的問題,而是公共生活的必然選擇——電梯越來越多,意味著每個人接觸電梯的幾率越來越大;而如果電梯安全問題不能擺在規則框架內有效制衡,則意味著我們的生命安全隨時可能卡殼在危險地電梯上。
7 v( Y( ~, `0 X8 k7 \* C
6 Y* X( k! h! e# Y. z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北京地鐵電梯事故之後,各地心有戚戚,基本都強化了對公共場所電梯的安全檢查。然而,電梯安全當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產品質量安全,二是使用程序安全。兩相比較,前者更為關鍵。在既往的電梯事故中,盡管很難有確鑿的“質量問題”定論,但顯然基本不存在使用程序上的問題,那麼,如果養護合適、使用得當,“好好”的電梯怎麼就成了公共安全的“殺手”呢?tvb now,tvbnow,bttvb  |1 A# U/ V) S4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2 s7 i, W: \( n  h/ E; s0 \
    無事實,無論斷。奧的斯電梯頻發的事故給公眾提供了不盡的想象空間,當一樁樁“奧的斯事故”串成一條詭異的紅線,我們或者有理由問一句:為何又見奧的斯,咋還是奧的斯?
1

評分次數

  • aa00

電梯突墜別只讓技術代過

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9-12 06:14 P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4 e) \/ g; S5 z- _1 [& S/ d* Q9 ^
; }; C  `8 U0 m# D+ G% w0 ^2 b3 p4 M
       9月9日淩晨,廣東東莞南城發生一起奧的斯電梯從19樓急墜,致使電梯廂內20人全部受傷的嚴重事故。出事時,限乘13人的電梯實乘20人。(9月10日《廣州日報》)5.39.217.77:8898- @! {' f/ @0 X4 t' S
  作為品牌電梯,奧的斯電梯超載7人竟沒有發出警報聲,而且電梯門還沒有關上就開始下行,以致因鋼繩斷裂急墜,電梯廂內20人全部受傷,這看上去是一起技術事故。但是,從透出的信息來看,其又不止是技術事故,更像是一起責任事故。要提防以技術缺陷為由,遮掩監管缺位,抽逃安全監管的責任。
( R% ?, U3 W4 P4 A. ?& z0 r公仔箱論壇  電梯超載7人不發警報聲,而且門還沒關緊就急速下行,可見其早就“染病”在身,一直在帶病工作。9月9日淩晨的突墜事故,只是實在支撐不了,不得不“放攤”。假如鴻福商務寫字樓的電梯維保人員很盡責,寫字樓日常安全監管很給力,電梯無安全隱患,警報發告誡,不關門不運行,誰超載一律被擋在監管門外,怎會出現超載壓斷鋼繩,以致失控突墜事故?
, p# W) i6 q, G; k* J% u( y5 i  限乘13人的電梯擠進20人,因為人太多連門都關不上,這與乘客缺乏安全意識有一定關聯。假如乘客知道電梯超載也會像車船超載一樣有害,先進電梯的乘客主動對後來乘客進行勸阻,讓其改變硬擠的主意;假如後來的乘客顧及整體安全,寧願等待下一趟電梯,也不硬擠致使電梯嚴重超載,那麼意外就可以避免,杯具就不會禍及所有乘客。% q4 l: e6 s) F4 r6 `* I* S$ e
  從電梯墜落過程中的反應來看,乘客顯然普遍缺少應對知識和技能,因為不知所措,亂成一團,以致不知如何保護自己。假如安全監管部門不囿常規,能將安全防范知識延伸到電梯,乘客一旦遭遇電梯失控突然下墜,知道趕快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通過緊急電源啟動阻止電梯繼續下墜;靠近電梯把手的乘客,知道趕緊抓牢把手,以避免因重心不穩而摔傷;在完全失控的情況下,也能立即使膝蓋呈彎曲姿勢,借用膝蓋彎曲和韌帶彈性承受外界重擊壓力,就可避免或減輕遭遇危害。公仔箱論壇( ^, @" k8 [0 O4 g4 O  D" b- U
  反超載領域在擴大,電梯不能成為被遺忘的角落。也是在9月9日,也是因為嚴重超載,湖南邵陽發生翻船事故,“荷載32人”的船只,實際載有45人。因為超載翻船,11人不幸遇難,另有3人失蹤,16人受傷。就在同一天,東莞南城發生電梯突墜事故,致使電梯廂內20人全部受傷,這再次敲響反超載需要拓展領域,加大力度的警鐘。相關部門在重視技術把關的同時,應該多普及反超載知識,加強反超載安全監管,真正當好公眾生命和財產的保護神。(張永琪)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