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a00 於 2011-9-10 03:04 PM 編輯 7 t9 ~9 p2 M* S/ z+ b5 c6 z% @
5.39.217.77:8898& C5 ^& F! y) f o$ ~; z* K
+ ?1 V2 s5 v. b6 Q# X5 p; C) ~
1 J/ C v1 `9 w6 _0 _在中秋節這個傳統日子,能夠買些應節產品,回家與家人團聚,應應節、賞賞月,也是一樂呀!
1 P! u4 \$ p$ X. W / J4 s! ?4 g: F# A$ W2 Z. x. ]9 X
t8 ]9 q) ?- c公仔箱論壇總是希望我們不忘其根源和涵意,不會湮滅其文化。5 \5 d2 z# d- F8 ~; n6 `" |! O; T
公仔箱論壇 R% P2 Y0 b8 ?$ G0 w% @ ?/ h" {
; v/ Q1 H8 c; ~8 ~公仔箱論壇起源: S. Z m, x( v& F
5 z5 `8 r$ n& z. K5 j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公仔箱論壇! _/ K3 H8 F1 C; W& A! v1 P R- t
1 Y1 b9 m1 Y- o+ ]& a- o
唐朝以後,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太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於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時以月餅秘密傳遞「八月十五日殺韃子(即蒙古)」訊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將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tvb now,tvbnow,bttvb; I1 e7 i4 K2 \5 t( M8 Q
( S5 ?9 ]1 T. _- q: s6 g
北京龍潭湖中秋節的燈會上的二龍戲珠關於中秋節來源的傳說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該傳說在民間有多個版本留傳,大致內容是:相傳在遠古時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並成為帝王,可是他愈來愈暴戾,多番施行惡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從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藥,只要吃了不死藥,就能成仙升天。嫦娥知道後就把不死藥全部吞下,然後變成了仙女,往月宮飛去。百姓們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漸形成了中秋節拜月的風俗。tvb now,tvbnow,bttvb" r7 U/ {+ c, `
5 V" q+ }; O0 `# v" v+ }4 l8 U R公仔箱論壇/ ^4 z2 A% H* B, Y. t3 J
4 n1 o F; ~* Y6 z/ Z& |5.39.217.77:8898
5 ` `( @) j, D% l/ H" C3 @2 h( G& P
5 A$ C1 d) _6 c: B" Y0 B+ J0 E+ i |